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CTTI智库来源单位 |  陕西高校新型智库

豆建春
基本概况

姓 名:豆建春

职 称: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人口与经济发展

电子邮件:doujc@snnu.edu.cn

办公地点: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教育博物馆西副楼N220

通讯地址:西安市长安区陕西师范大学42号信箱

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
1. 2012.09-2015.07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西方经济学博士
2. 2009.09-2012.07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西方经济学硕士
3. 2002.09-2006.07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工作经历
2015.10-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访学经历
     2019.09-2020.9 比利时鲁汶大学(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
获奖情况
教学工作
1.计量经济学(中级),硕士课程2.计量经济学专题,博士课程
代表性论著
发表论文
豆建春、刘瑞明:《多样化、生育率与经济长期演进——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经济研究》,2023年第9期。
豆建春、王运昌:《老龄化对技术创新的结构性影响——总效应、异质性与时间上的结构性特征》,《人口与经济》,2022年第5期。
豆建春:《老龄化对创新的影响——效应、机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人口与经济》,2019年第5期。
豆建春、刘瑞明:《预防性抑制还是现实性抑制——传统中国生育行为的实证分析》,《学术月刊》,2018年第7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
豆建春、冯涛:《历史上的土地分配、租税和人口规模——中国古代经济的总量繁荣与政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制度经济学研究》,2017年第1期。
豆建春、冯涛:《税制变革、人口增长及其对中国历史演进的长期影响》,《财经研究》,2016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摘编。
豆建春、冯涛、杨建飞:《技术创新、人口增长和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增长》,《世界经济》,2015年第7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
豆建春、杨建飞:《制度安排与人口生产:短缺、过剩及其转变》,《制度经济学研究》,2011年第3期。
豆建春:《人口老龄化对西北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影响》,《中国西北地区环境与发展研究报告(2019)》,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9年。
豆建春、杨建飞:《技术进步、结构性偏好和人口转变》,《现代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创新论坛》第十辑,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年。

出版著作
豆建春:《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增长与经济的长期演进研究》,人民出版社,2022年。


工作论文
“Beyond Malthus: The Role of Expansion of Consumer Goods Variety in Economic Transition”, with Ruming Liu,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under review.
“Why Collectivization of Agriculture Fail: Subsidy for Child-Rearing, Tragedy of the Commons, and Population Growth”, with Ruiming Liu.
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主持项目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跳出“马尔萨斯陷阱”的中国经验与西方路径的比较研究(23BJL081),在研。
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增长与经济的长期演进(18FJL008),已结项。
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老龄化对中国长期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基于企业创新需求侧视角的分析(17XJC790003),已结项。
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人口老龄化、创新激励下降及其对中国技术进步的长期影响(17SZYB06),已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