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CTTI智库来源单位 |  陕西高校新型智库

2002年第3期工作简报
目       录
1.中心召开科研工作会议
2.西北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小城镇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陇东南发展论坛会议召开
3.侯甬坚教授去绥德县调研退耕还林(草)工作实施情况
4.朱士光、王社教教授出席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讨论会
5.江村治树、东晋次教授与我中心研究人员交流
6.侯甬坚教授进藏参加西藏自治区科技厅项目考察
7.吴宏岐教授出席“长江三峡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



中心召开科研工作会议
    2002年7月4日下午3时西北历史环发中心在本中心会议室召开了学期科研工作总结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科研处主管文科科研工作的副处长李西健教授、中心正副主任朱士光教授、侯甬坚教授、吴宏岐教授及中心专兼职研究人员萧正洪教授、贾二强教授、黄春长教授、赵景波教授、延军平教授、王继教授、许军副教授、王社教研究员、萧爱玲讲师等。此次会议重点讨论了教育部社政司提出的关于“西部重大科研课题”等问题。经过与会人员的热烈讨论,确定了今后着重研究的几项西部重大科研课题。

西北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小城镇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暨第二届陇东南发展论坛会议召开
    2002年8月4日~8日,由我中心和天水师范学院联合主办,陇东南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天水市委与市政府以及成县县委与县政府协办的“西北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小城镇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陇东南发展论坛会议”在甘肃省天水市及成县两地召开。来自北京、重庆、台湾、广东、安徽、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市及日本的8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收到学术论文56篇。甘肃日报社、光明日报甘肃分站、天水电视台、成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进行了相关报道。会议论文集及咨询报告尚在进一步的整理之中。
    大会分为专题发言、分组讨论及野外考察相结合的形式。首先,与会代表从地理学、历史学、环境科学、建筑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等不同的学科角度就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西北地区城镇结构的时空演变及陇东南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小城镇发展战略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对天水市与成县郊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加深了对陇东南地区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文化的感性认识。经过这次会议,不仅就学术层面上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而且还对陇东南地区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提出了多条意见与建议。

侯甬坚教授去绥德县调研退耕还林(草)工作实施情况
    在今年6月参加中国科学院学部院士咨询评议项目——“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科技支撑问题”(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安芷生院士负责)专家考察组工作的基础上,7月中旬暑假中,我中心侯甬坚教授又去榆林市绥德县崔家湾镇漫王山村、西川村,进行了入户到地式的实地调查。在这次实地考察基础上,撰写了《我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制度安排和实践调查研究》的调研论文,参加了8月上旬在甘肃天水、成县召开的“西北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小城镇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引起了与会者的兴趣和注意。

朱士光、王社教教授出席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讨论会
    2002年8月10~15日,中国历史地理学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天津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美国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共97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心主任朱士光教授、王社教研究员应邀出席,并分别于8月11日下午和12日上午主持大会报告和小组讨论。会议期间除大会报告与学术交流之外,会议还组织代表考察了津南、大港、塘沽等地的古海岸线变迁遗址等。
江村治树、东晋次教授与我中心研究人员交流
     2002年8月10~15日,日本名古屋大学文学部教授、战国秦汉史研究专家江村治树博士与三重大学文学部教授、东汉史研究专家东晋次教授,借在西安参加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九届年会暨国际会议讨论会的机会,同我中心研究人员李令福博士、侯甬坚教授展开了学术交流活动,相互间赠送了最近的研究论著,并就中国古代都市(秦汉阶段)及其历史地理问题的研究意向交换了意见。江村教授、东教授表示,将积极争取日本文部科学省的科学研究费,为双方合作研究提供条件。8月16~18日,李令福博士、侯甬坚教授和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段清波副研究员陪同二位日本教授前往渭河两岸的西周丰镐遗址、秦阿房宫遗址、汉长安城遗址(未央宫前殿、桂宫、建章宫、凤阙、城门等)、秦咸阳城遗址、咸阳市博物馆、汉长陵遗址、汉安陵遗址、汉平陵遗址、汉茂陵遗址及陕西淳化县境内的甘泉宫遗址进行了考察。

侯甬坚教授进藏参加西藏自治区科技厅项目考察
    8月22日至9月19日,我中心侯甬坚教授应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课题组的邀请,进藏参加西藏自治区科技厅项目——“西藏自治区土地沙漠化成因与综合防治研究”的考察工作。考察组此行先后到达那曲、拉萨、山南、日喀则四个地区,走访了自治区和地市级几十个主管部门和单位,进入山南藏民家庭进行了实地访问,从而获得大量研究资料,并与自治区有关研究单位建立了学术联系。

吴宏岐教授出席“长江三峡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
     2002年9月21~25日,中心副主任吴宏岐教授赴重庆北碚出席了由西南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举办的“长江三峡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会议期间,吴宏岐教授宣读了论文《〈水经·江水注〉所见的三峡与三峡地理》,并与北京大学、西南师范大学、中国测绘研究院、《地理研究》编辑部、《新华文摘》编辑部等单位的13名与会专家学者一同进行了实地考察,因而对长江三峡地区的自然景观及其附近人文古迹的历史变迁状况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搜集、拍摄了大量文字和照片资料,为以后深入开展相关地区的历史地理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