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CTTI智库来源单位 |  陕西高校新型智库

2017年第2期工作简报
  1. 我院GIS实验室团队赴华南师大参加第三届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沙龙。
  2. 南开大学胡宝华教授应邀来我院做学术报告。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庆柱教授应邀来我院做学术报告。
  4.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西北地区灾害环境与城乡发展的历史研究开题。
  5. 历史文化学院何志龙院长一行来我院参观交流。
  6. 五邑大学原副校长张国雄教授应邀来我院做学术报告。
  7.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赵中枢教授应邀来我院做学术报告。
  8. 聂顺新博士应邀赴南开大学参加第二届中国史共建论坛。
  9. 北京大学韩光辉教授应邀来我院做学术报告。
  10. 北京大学韩光辉教授应邀与我院师生座谈。
  11. 我院举行2017年春季运动会。
  12. 我院潘威博士应邀在浙江大学文学院举行学术报告。
  13. 基地重大项目西北地区灾害环境与城乡发展的历史研究课题组举行交流会。
  14. 我院潘威博士参加中国灾害史料整理与数据挖掘研讨会。
  15.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西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社区功能提升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顺利通过验收。
  16. 我校多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者应邀参加第五届边疆中国论坛
  17.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张晓虹教授应邀来我院做学术报告。
  18. 太原师范学院王尚义教授应邀来我院做学术报告。
  19. 张莉博士参加清朝政治发展变迁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1、我院GIS实验室团队赴华南师大参加第三届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沙龙
    2017年4月8-9日,研究院GIS实验室潘威博士、马锦绢硕士和小林雄河硕士赴华南师范大学参加“第三届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沙龙”,本次沙龙由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主办,共有来自于台湾中研院、中国社科院、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暨南大学等单位的30余位学者参加,内容涉及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建设、GIS与历史学研究、HGIS技术发展等议题。我院GIS实验室潘威和马锦绢介绍了“数字历史黄河”平台的设计思想和系统建设情况,小林雄河硕士则介绍了“东北亚历史台风信息系统”的最新进展。“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沙龙”是历史地理信息化建设成果交流与推广的重要年度会议,第一和第二届分别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所和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研究院成功举办,本次是地理学界第一次承办历史地理信息化建设的会议,第四届将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
     
    2、南开大学胡宝华教授应邀来我院做学术报告
    4月14日下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宝华先生应邀来我院做题为“漫谈京都大学的中国学研究风格”的报告。报告在雁塔校区崇鋈楼闻道堂举行,本场报告会由西北研究院副院长王社教教授主持,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研究院、历史文化学院及其他单位的50余名师生到场聆听。
    本次报告胡宝华教授从日本京都大学中国学研究的平台,内藤湖南建立的东洋史学与研究风格,近年出版的两部学术著作以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四个方面介绍了京都大学中国学研究发展历程,列举了从内藤湖南、宫崎市定和冈崎文夫、宇都宫清吉和谷川道雄及川胜义雄、竺沙雅章和砺波护、杉山正明和夫马进、中砂明德等六代京都学派代表人物。胡先生重点介绍了内藤湖南在中国学方面有三点独创:中国史时代区分、唐宋变革论和宋代近世文化。内藤关于宋代近世文化的研究中认为:近世是平民的时代,商品生产逐渐规格化;这个时期出现了回归自然的新动向;宋以后出现了资源保护法的近代意识;收藏古玩的兴趣会逐渐浓厚起来。鉴别文物成为衡量知识人的标准之一,尤其是南宋时期;宋代以后,随着交通的发达,商业的繁荣,各地的土特产构成了那个时期市场上的一大亮点。研究视角独特、细致,很有启发。最后,胡先生介绍了两部近年出版学术著作宫纪子的《元代的出版文化》和中砂明德的《中国近世的福建人——士大夫与出版人》进行了总体评述和概要行介绍,两部著作的章节内容和引用史料另在做的师生赞叹不已。
    胡宝华先生有十几年的在日留学和任教经历,对日本的中国史研究比较了解,今天的讲座让我们初步了解了日本的中国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胡宝华教授幽默、风趣,讲座的同时,为我们讲了很多他工作和生活中的趣事,并倡导学生认真研读文献、追溯史料的源头,鼓励同学们走出国门、开阔视野,大家受益匪浅。
     
    3、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庆柱教授应邀来我院做学术报告
    4月17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庆柱教授,应邀在我校雁塔校区崇鋈楼学思堂做题为《国家认同的考古学解读——以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为例》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我院副院长王社教教授主持。刘庆柱教授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等。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德国考古研究院外籍院士。
    刘庆柱教授的讲座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在前言部分论述了都城的属性,认为都城是我国古代的政治统治中心、军事指挥中心、经济管理中心、文化礼仪活动中心,是国家的“缩影”。同时提出我国历代王朝的统治者不止来自内地族群,还来自“诸夏”与“四夷”,他们都把都城建设作为重大国家工程。从考古发现来看,我国历史上的都城从空间选址、形制规划等多方面的“一致性”,集中体现了来自不同族属的历代王朝统治集团的国家认同。其次,对文明、国家和都城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刘教授认为“文明”与“国家”二者为同义语。“文明”形成的“三要素”是城市、文字与金属器。都城的核心属性是国家的政治性。国家属性的物化载体是“都城”。最后,对“中”的概念进行解析,主要从五个方面探讨,分别是“中国”的“中”的哲学理念;由“中”、“中国”至“中华”;“中”的“国家建筑”体现:都城、宫城与大朝正殿及“左祖右社”;不同族群对“中”的“国家文化认同”以及中国历史上的“中”之变化:以都城为中心。在讲述不同族群对“中”的“国家文化认同”以及中国历史上的“中”之变化时,以历史时期王朝都城为例,深入浅出。
    讲座结束后,同学与老师对本次讲座的内容进行了提问,与刘庆柱教授进行互动交流。其中一位同学就如何处理民族之间关系问题向刘庆柱教授提问,刘教授针对这位同学的提问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回答。我院李令福教授就都城建设与法天思想的关系问题向刘教授进行提问,刘教授认为法天思想为后人过度解释以及附会所造成。讲座的最后,王社教教授就本次讲座的内容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与总结。
     
    4、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西北地区灾害环境与城乡发展的历史研究开题
    2017年4月18日上午,由卜风贤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西北地区灾害环境与城乡发展的历史研究”开题论证会在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崇鋈楼敏行厅召开。出席该会议的专家评委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樊志民教授,西安文理学院耿占军教授,陕西师范大学社科处处长马瑞映教授,陕西师范大学萧正洪教授、王双怀教授、薛平拴教授、侯甬坚教授和王社教教授;该项目组的成员卜风贤、张力仁、史红帅、李大海、高升荣、杜娟和张青瑶;此外,基地学术委员会秘书薛滨瑞和学院部分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等课题组成员也出席了会议。
     
    5、历史文化学院何志龙院长一行来我院参观交流
        4月20日上午,我校历史文化学院何志龙院长,杜海斌书记、副院长郭艳丽、李秉忠和薛平拴教授一行5人到我院参观交流,西北研究院王社教副院长、办公室主任薛滨瑞等热情接待到访客人。
    在王社教副院长的陪同下,何志龙院长一行先后参观了西北研究院办公室、资料室、历史地理GIS实验室、期刊编辑部以及教授工作室。在参观过程中双方领导就学科建设与发展进行了交流。
     
    6、五邑大学原副校长张国雄教授应邀来我院做学术报告
        4月21日下午,原五邑大学副校长,现五邑大学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国雄教授应我院与中国古都学会、西安历史地理学会邀请在长安校区文澜楼B段一层报告厅作了一场题为“边缘与前缘:中国侨乡文化的价值”的专题讲座。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研究员原副总规划师赵中枢教授、我校历史文化学院唐亦功教授等多名学者与我院侯甬坚、李令福与肖爱玲等老师及本院多名学生共同聆听了此次讲座,此次讲座由侯甬坚教授主持。
    本次讲座主要从中国传统侨乡的形成、中国传统侨乡的分布、中国传统侨乡的文化形态及中国传统侨乡的文化价值这四个方面展开。在讲座开始前,张教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五邑及五邑大学,并简短地介绍了自己研究重点由华侨华人转向侨乡的学术历程。
    在第一部分“中国传统侨乡的形成”部分,张教授指出侨乡形成的前提是有华侨(国际移民),而近代以来,华侨出洋主要有三种形式和三种方向,分别是:东南亚的自由移民、美国及加拿大等国家的赊单华工及中南美洲和大洋洲的猪仔华工,其中猪仔华工是最悲惨的一批华侨。张教授用众多实例展现了这些华侨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在第二部分“中国传统侨乡的分布”部分,张教授首先以华侨人数及所占当地人口比重为标准区分了“一般侨乡”、“重点侨乡”、“著名侨乡”的概念。然后讲述了中国四大著名侨乡,指出广东省是中国最大的侨乡。之后,张教授对我国分布广泛、类别多样的传统侨乡、边疆侨乡、少数民族侨乡、新兴侨乡及特殊侨乡分别作了介绍。在“中国侨乡的文化形态”这一部分,张教授用数量丰富的照片生动直观地对比了侨乡与非侨乡地区景观的不同及各侨乡外来文化类型的差异。至于为什么著名侨乡中会出现两种文化交流类型,张教授认为这是因为像广东潮汕等侨乡进行的中外文化交流属于“同质文化交流”,即封建农业文明之间的交流,而广东五邑侨乡进行的中外文化交流属于“异质文化交流”,是封建农业文明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交流。随后,张教授又用早期侨乡人民使用的一些国际产品、“囻”字、悬挂国旗、具有国家情怀的对联等大量实例证明了早期侨乡人民相比同时期非侨乡人民在物质和观念上的进步。在最后一部分“中国传统侨乡的文化价值”这一部分,张教授首先向大家讲述了如何看待中国近代农民,如何看待中国近代乡村,然后由“农民穿西装”讲到了开平碉楼,认为开平碉楼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张教授认为中国传统侨乡的出现改变了近现代中国乡村社会治理进程的政治版图,中国传统侨乡是海外6000万华侨的“根”,推翻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的主要力量是华侨,此外,华侨华人还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不可替代战略力量。文化认同与文化相通,是6000万华侨华人与祖籍国、家乡最大的公约数,中国传统侨乡就是连接华侨华人的“根”,侨乡文化是华侨华人的“乡愁”。
    讲座结束后,大家对本次讲座内容进行了提问,与张教授展开互动交流。一名同学就中国企业“走出去”后的文化认同问题进行了提问,张教授详细认真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张教授认为中国企业 “走出去”之后,应该熟悉并适应当地文化,最重要的是尊重当地文化,“要赚钱,看长远”,并讲了领事馆对很对事情的解决。之后,我院侯甬坚教授针对开平碉楼遗址有没有图纸、是怎样建设的及侨乡文化形态等进行了提问,张教授一一进行解答。
     
    7、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赵中枢教授应邀来我院做学术报告
    4月21日下午,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总规划师赵中枢应邀来我院做题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漫议”的报告。报告在长安校区文澜楼B段一层会议厅举行,由李令福教授主持,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研究院、历史学院80余位师生到场聆听报告。
    报告开始之前,主持人李令福教授对报告人赵中枢教授的学习经历、主要研究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简要介绍,赵中枢教授是我校的校友,也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发起人侯仁之先生的弟子,并一直从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有丰富的经验。
    报告起始,赵中枢教授首先解读了“(物质)文化遗产”一词,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介绍了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制度的建立与特点。在保护制度确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各种保护著作层出不穷,质量也良莠不齐,赵中枢教授为我们着重介绍了由朱自煊等四位资深评审专家严格把关的《风雨如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三十年》一书,并对书中各章内容进行了简要解读。然后,进入本次报告的主体部分,分四个方面: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原因、基本依据、主要内容和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原因方面从“历史文化名城”一词与国外名称的区别、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三方面进行了解读。基本依据是指法律法规,从国际文献和国内法规两方面进行介绍,国际文献介绍了《雅典宪章》、《威尼斯宪章》、《华盛顿宪章》、《西安宣言》和《文化线路宪章》五部,国内法规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保护的主要内容介绍了保护的物质性要素、非物质性要素、层次、方法、范围、开发强度控制、历史文化街区、名城保护与城市规划的关系等。注意问题以湖州和大同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并总结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经验。
    报告结束之后,进入师生提问环节,赵中枢教授与在座师生进行了亲切互动,回答了师生提出的“规划建设中,没有被列入重点保护对象且无法再建设中被利用的单个物体如何处理”和“怎样看待河北省正定城保护过程中的问题和即将进行的砖包土城墙规划”等问题。
     
    8、聂顺新博士应邀赴南开大学参加第二届中国史共建论坛
    4月22日至23日,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史共建论坛”在南开大学津南校区历史学院举行。我校历史文化学院拜根兴、于赓哲、黄寿成、介永强四位教授,以及权家玉、崔建华、刘庆、骆扬、葛洲子、陈玮等青年学者分别发表论文。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则是胡宝华、王晓欣两位教授和夏炎、党超、王安泰、马晓林、崔岩、陈珈贝、方万鹏等青年学者分别发表论文。我院聂顺新博士应邀参加此次论坛,提交并发表论文《中宗复辟与唐代全国龙兴官寺网络的形成——兼论唐代龙兴官寺与同额非官寺的区别》。
     
    9、北京大学韩光辉教授应邀来我院做学术报告
        4月26日下午,在雁塔校区崇鋈楼思齐堂,著名历史地理学者、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韩光辉教授应邀来我院作了题为“对历史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的思考”学术报告。报告由我院侯甬坚教授主持,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研究院、历史文化学院硕、博研究生八十余人到场聆听。同时参加报告会的还有我校历史文化学院的唐亦工教授,西北研究院的刘景纯、张莉、李大海、肖爱玲、崔建新等老师。
    报告开始之前,侯甬坚教授简单介绍介绍了韩光辉教授的治学经历、研究方向和主要学术成果,高度赞扬了韩老师的认真的科研态度和严谨的治学精神。
    报告主要分为历史地理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两部分内容。韩老师以学术问题的形式开篇,以历史地理学理论的八个主要问题为主线,分别为我们解读了历史地理学是什么,以及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任务、学科性质、发展过程和研究价值和意义。在解读每一个问题的同时,韩老师不仅阐明自己的观点,还将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一一列出,进行解读和评述,展示了十分扎实的治学功底。在讲述历史地理与其他学科关系的时候,韩光辉教授指出历史地理学拥有其深厚的哲学基础,是一门地理学下独立存在的、非常具有研究意义的学科,但是同时指出在各种学科界限日益模糊的今天,要十分注意历史地理学与地理学、历史学、沿革地理学和考古学和等等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积极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为历史地理研究和社会发展服务。韩光辉教授指出,历史地理问题的研究中,理论问题是具体问题研究的基础,扎实的理论基础对于历史地理的研究深入和扩展是十分有裨益的。在讲述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的时候,韩光辉教授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总结出研究历史地理的四把钥匙:制度、文献、年代学和地理区位,指出学者在研究历史地理问题应该注意研究时段内各种制度,注意制度特点和变化对于所研究问题的影响。除此之外,韩光辉教授认为历史地理问题在空间上对地理位置的确定也很重要,研究历史地理具体问题时一定要将问题落在具体区域和地点上,如若不能,那么问题将是浮于表面的、根基不牢的。在历史地理文献和资料搜集方面,韩光辉教授根据自身研究经历,指出历史地理的研究资料有很多,除了传统文献记载之外,金石资料和考古资料也应该被重视起来,并在解读每一种史料的同时都会指出其特点和不足,并从中选取一段,逐字逐句去分析,详细展示了运用和解读史料的方法。韩光辉教授还指出野外考察和社会调研方法也是研究历史地理学的重要法宝,鼓励青年学者走出书斋,去大胆发现和探索。
    报告结束之后,侯甬坚教授作了总结发言,唐亦工、刘景纯、张莉、李大海、肖爱玲等老师与同学都谈了自己想法和感受。随后进入提问环节,韩光辉教授耐心回答了“唐代录事参军与金元录事司关系与区别”、“历史时期城市选址和皇城在城市中位置”等相关问题。
     
    10、北京大学韩光辉教授应邀与我院师生座谈
        4月25日下午,应我院张莉博士的邀请,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韩光辉教授与我院教师和研究生进行座谈,题为“历史地理学治学漫谈”。座谈会在雁塔校区文科楼三层会议室举行。
    座谈会开始之前,张莉老师介绍了韩光辉教授的求学经历、研究方向和主要学术成果。韩光辉教授师从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主要从事历史人口地理、历史城市地理研究。张莉老师结合自己跟随韩光辉老师的求学经历,鼓励同学们学习韩老师的治学精神,时刻保持一颗饱满的好奇心,始终对学术保持崇高的热情,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勇于开拓。
    座谈会上,韩光辉教授首先从自己的求学研究经历开始讲起。1982年,韩光辉教授考入北京大学跟随侯仁之先生学习和从事历史地理学研究,从开始历史时期的北京城市人口地理研究,到后来一系列历史城市地理、应用地理研究的出版,研究主题和范围不断扩大。韩光辉教授指出,区域在历史地理研究中非常重要性,在研究某一个区域时要将这个区域有关制度、地理环境和经济等问题都要研究清楚,才能对所研究问题有一个清晰而深刻的认识。随后,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韩光辉教授强调历史地理学研究中一定要重视研究区域的制度体系及其演变,逐字推敲、仔细钻研,定能由制度而揭开对社会、经济、环境的深入理解。
    韩光辉教授以《金元城市行政管理制度研究》为例子,讲解他如何在人口研究中发现金元时期“警巡院”、“录事司”、“司候司”三个独特的城市人口管理机构的名称,进而爬梳史料,理清这些机构的等级、管辖范围、存在时间和前后职能变化的过程,最后提出金元时期城市人口管理上有别于前后朝代的独特之处。韩光辉教授通过这个研究案例的讲解,为我们完整地展示了一个历史地理学者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
    之后,就史红帅博士和其他研究生提出的“录事司等城市管理机构之间的相互存在关系”、“这一系列城市管理机构的设置原因”、“录事司设置城市与附郭县之间的关系”等问题,韩光辉教授进行了回答和交流。最后,韩老师鼓励在座研究生,要认真阅读史料,从史料中去追逐问题,不要固执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发现问题之间的联系,才能不断开拓新的学术视野。
     
    11、我院举行2017年春季运动会
    2017年4月27日下午,西北研究院春季运动会在长安校区田径场场举行。侯甬坚教授致开幕词,出席开幕式的还有研究院教职员工和全体研究生。开幕式由研究院工会委员薛滨瑞主持。
    运动会分为集体项目和个人项目,集体项目分别是:拔河、螃蟹赛跑和巧运乒乓球。个人项目分别是:男女掷飞标、跳绳、踢毽子和100米赛跑。每一个项目都可以锻炼大家的动手动脑能力,也可以锻炼大家的团体协作精神,这不但是智慧和体力的结合,更是团结和协作的完美比拼。
    运动会现场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充分展现了研究院全体师生的精神风貌。经过激烈角逐,硕士研究生二年级以优异的成绩摘得团体桂冠。
    本届运动会不仅增进了研究院内部的凝聚力,提高了研究院全体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给师生搭建了一个增进友谊,磨练意志的舞台。参赛老师和同学凭借着个人实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取得了精神文明和运动成绩的双丰收。全院师生运动会,多一份趣味,多一份快乐,不仅是对师生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体育运动水平的检阅,也是对组织纪律和精神风貌的检阅。
     
    12、我院潘威博士应邀在浙江大学文学院举行学术报告
5月4日,应浙江大学文学院徐永明教授邀请,我院潘威博士在浙大西溪校区进行了题为历史自然地理与信息化的学术报告。本次活动是浙大数字人文地图创新团队系列报告的组成部分之一,报告回顾了历史自然地理研究的学科发展史,并讲解了数个国内外学界在历史气候和历史地貌方面所进行的信息化建设案例,最后介绍了西北研究院gis实验室所进行的数字历史河流研究的进展。
 
  1. 基地重大项目西北地区灾害环境与城乡发展的历史研究课题组举行交流会
        2017年5月5日上午,由卜风贤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西北地区灾害环境与城乡发展的历史研究”课题组交流会在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文科科研楼三层会议室召开。
    卜风贤首先结合开题论证会上评审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深入阐释了灾害环境的概念、灾害事件的断续性特征、西北地区的特殊性与多样性、课题研究内容整体基调等内容,统一了课题组成员的认识,并进一步强调三个子课题应尽快启动、落实相关工作,同时重点介绍了甘肃省图书馆、兰州市档案馆、海原大地震博物馆等所藏档案文献,明确了下半年将要开展的野外考察、文献搜集和专题论文写作等事宜。
    子课题负责人张力仁、史红帅、高升荣分别就西北地区灾害历史文献汇编、灾害环境与城乡建设、灾害环境与民生等专题研究框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形成了初步共识,明确了各自任务,彼此分工也更趋合理可行。课题组目前在前期文献搜集、完善研究计划、实地考察选点等方面的工作正积极推进,已初步确定在6月下旬赴甘肃、宁夏等地搜集档案史料,为后续研究提供第一手文献。
     
  2. 我院潘威博士参加中国灾害史料整理与数据挖掘研讨会
        5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暨生态史研究中心举办了“中国灾害史料整理与数据挖掘”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人民大学夏明方教授发起,来自中科院地理所,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大学和香港教育大学等单位的近二十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主要围绕灾荒史研究中的数据处理方法展开,来自于历史学,历史地理学,灾荒史,自然地理学,环境史的学者参与了讨论,分别从史料处理方法,灾害等级确定,灾害可视化,历史灾害数据库建设等方面发表了各自看法。我院潘威博士受邀进行了清代顺治时期黄河岁修研究报告。
     
  3.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西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社区功能提升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顺利通过验收
        5月12-14日,我校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周宏伟教授主持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西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社区功能提升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13BAJ10B08)的验收工作会议在西安举行。验收工作由科技部组织、主持。验收专家小组由来自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建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湖南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等单位的11位专家学者构成。上午,验收专家小组一行前往作为课题示范地的陕西省三原县柏社村对示范工程项目进行了现场考察;下午,验收会议在雁塔校区崇鋈楼三层敏行厅召开。参加会议的人员除验收小组专家外,还有科技部相关部门领导、我校杨祖培副校长等有关领导、课题组主要成员以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山阳县丰阳建筑公司、三原县市政工程公司、陕西天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课题参与单位代表。
    课题验收会议上,课题主持人周宏伟教授首先向专家组详细汇报了课题总的研究情况、任务完成情况和取得的成果。接着,来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山阳县和三原县等相关单位的子课题负责人也分别对各自承担课题任务的完成情况做了简单汇报。专家组专家听取汇报后,仔细审阅了相关材料,并结合上午查看的三原县柏社村示范工程情况对课题执行情况进行评议。专家组认为,该课题验收材料完整、详实、规范,符合验收要求;执行课题过程中,课题组调研分析了西北地区大部分历史文化村镇、传统村落的生产生活现状与问题,研究总结了陕南地区传统营造技术特点,提出了漫川关古镇更新的“壮规制、控形势、聚室庐、培风气”四原则,提出了净水构筑物的提升革新、排水管网有毒有害气体控制、粪尿分离式节水型生态厕所等技术与装置,探索总结了黄土高原传统窑院的建筑技艺,研发出可透光夯土墙、夯土墙采光通风窗、半透光金属瓦装饰单元、干旱地区雨水收集生态景观水池、适合于地坑院的渗水花池等新技术、新装置,提出了“西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社区发展规划编制导则”、“漫川关古镇保护与整治适宜性技术导引”,研究开发出“西北历史文化村镇信息管理系统”平台。课题组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编制了示范地山阳县漫川关古镇、示范地三原县柏社村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发展规划;在漫川关古镇完成了10大维修、改造、改善、更新等工程项目,在柏社村完成了5大功能改善与提升项目。由此,专家组认为课题组圆满完成了立项批复的任务内容,且研究成果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和推广应用价值,一致同意通过课题验收。
    课题验收的顺利通过,标志着我校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利用研究方向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进展,为我校未来进行西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利用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产学研进一步结合的工作基础。
     
  4. 我校多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者应邀参加第五届边疆中国论坛
        5月5-7日,我校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侯甬坚教授、“一带一路”建设与中亚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黄达远教授、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徐百永副研究员、博士生高亚滨、历史文化学院讲师陈玮博士、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李鹏博士后应邀前往上海,参加了在上海开放大学召开的“第五届边疆中国论坛暨社会转型、知识话语与新边疆学”学术研讨会。
    本次学术会议由《学术月刊》杂志社、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和上海大学丝绸之路与边疆战略研究中心共同举办,旨在跨学科、多视角、多维度地对中国边疆历史、社会、族群、知识话语进行探讨,以期开拓中国边疆研究的新路径、新方法、新思路。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上海大学、新疆大学等49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97名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盛会,会议共收到与会学者提交的论文80篇。
    本次会议分为大会主题报告和小组讨论。北京大学马戎教授、《汉语大词典》编纂处徐文堪研究员、复旦大学姚大力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定宜庄研究员、南京大学范可教授、复旦大学纳日碧力戈教授、陕西师范大学侯甬坚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关凯教授分别在大会做了主题报告。
    其中,我校侯甬坚教授所做的题为“中国陆疆海疆下伏地质体的初步识别及其说明”主题报告,通过提取1938—2013年间多种中国自然区域地貌图中的下伏地质体信息,就中国陆疆、海疆所对应的地质基础进行了初步的识别及其说明,并阐述了若干基本认识。此种从地面联系地下,从地理学联系地质学,努力建立历史学—地理学—地质学之间联系通道的尝试,在中国边疆研究领域内将历史学和地质学的内容结合起来展开研究的做法,给予听者以极大的启发,不仅契合了本次会议的主题思想,也获得了与会学者的认可和称赞。
    在小组讨论环节,我校黄达远教授在第一小组做了题为“欧亚时空视野中的‘西北’——‘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地缘区位再审视”的小组报告,中国近代国家形成中,受到欧洲为中心的知识体系影响,淡化了游牧力量对于中国史重要性的书写,将中国历史书写的边界局限在现代国家的疆域版图内,历史上中原农业区、绿洲与游牧区地缘关联性的角色缺失,导致历史中心被“西北化”、“边疆化”。只有恢复游牧社会历史与中原历史互动的空间性中,对其历史延续性加以重视,才有可能如实反映“西北”在中国史与欧亚整体史中的中心意义。徐百永副研究员、陈玮博士、李鹏博士后以及高亚滨博士分别在第一、第二小组做了题为“政治隶属关系与宗教供施关系——近代有关西藏历史地位的官方文本表述与认知研究”、“隐藏在魏胄、唐裔身份下的党项人:唐末五代宋初定难军李氏身份认同研究”、“清末民国中国历史地图编绘与民族国家建构”、“历史、记忆与民族:解放初期‘维吾尔’的历史建构”的小组发言,均获得了与会学者的肯定和鼓励。
    《学术月刊》创刊于1957年1月,乃是国内著名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术期刊,十余年连续位居《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摘引率的首位。自2012年起,《学术月刊》开始参与边疆及边疆族群问题的讨论,开辟了“边疆中国”专栏,将边疆和族群研究引入到主流学术界,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关注。此次,《学术月刊》杂志社联合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上海大学丝绸之路与边疆战略研究中心共同举办“边疆中国”学术论坛,得到学界各相关学科专家的热烈响应,我校参会学者共6人,也展现了我校在边疆史地研究的综合实力。
     
  5.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张晓虹教授应邀来我院做学术报告
        5月17日晚上7点,长安校区文澜楼B段一层会议厅,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张晓虹教授应邀来我院作了题为“晚清天主教在长城沿线的传播与北方农牧分界线的北移”学术报告。报告由我院王社教教授主持,我院周宏伟、李令福、崔建新等老师与学院七十余名学生到场聆听。
     
    报告开始之前,王社教简要介绍了张晓虹教授的治学经历、学术地位和代表性学术成果,高度赞扬了张教授突出的科研水平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本场学术报告,张晓虹教授首先回顾了历史地理学界三大家对于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人地关系的探讨,尔后通过地图的形式简要交待了研究背景,并梳理出清代农牧分界线往北移动的历史现象。接着自然引出研究问题:晚清中国北方农牧分界线北移的过程中,有哪些因素发挥了作用,特别是在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人类活动具体又起到了何种作用。与此同时,张晓虹教授还注意到该时期内长城沿线天主教的传播十分活跃,这与北方农牧分界线的北移是否存在某种联系呢?带着这个问题,通过对大量资料的搜集整理,包括地方档案、方志等传统地方文献,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因涉及天主教在华活动,张晓虹教授还搜集了大量天主教内部资料,包括教会杂志、传教士往来书信等涵盖十余种语言的外文文献,通过细致的整理工作,结合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建立起专门的数据库,与此同时,还通过多次实地考察,采访当地群众,掌握一手资料。在报告过程中,张晓虹教授通过大量的地图和照片,向我们展示了晚晴时期,天主教在我国北方长城沿线的传播情况,以及同时期农牧分界线北移的过程。由于信仰天主教的教徒主要是来边地谋生的穷苦汉人,而汉人又大多从事农耕,因而随着天主教的传播,汉人教徒的日渐增多,农耕区也在不断向北扩展,这在行政管理上也表现为县的设置不断往北,旗县分界线的北移。
    通过上述清晰缜密的论证,张晓虹教授为我们复原出晚晴天主教在长城沿线的传播以及随之导致的北方农牧分界线的北移。在报告最后,张晓虹教授对报告一开始人地关系的传统观点进行了回应和新的补充,提出在回答人地关系时,务必要注意研究区域的时空尺度对我们认识人地关系的深刻影响,同时还需注意地方社会组织与区域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辩证关系。
    张晓虹教授的报告,从天主教在长城沿线传播这一文化视角切入,通过对汉族信徒在长城沿线农业开垦活动的考察,向我们揭示了晚晴时期北方农牧分界线北移过程中包含的文化因素,并以具体的案例生动地展示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复杂的关系,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研究视角,对人地关系的探讨也引起大家新的思考。
     
  6. 太原师范学院王尚义教授应邀来我院做学术报告
        5月25日下午在长安校区文澜楼B段一层会议厅,太原师范学院汾河流域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尚义教授应邀来我院作了题为“流域文化的传承与秩序——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学术报告。报告由侯甬坚教授主持,我院张莉、肖爱玲、李鹏等老师及我校相关学院80余名师生到场聆听。 
    报告开始之前,侯甬坚教授简要回顾了王尚义教授的治学经历和主要学术成果,并对王尚义教授提出“历史流域学”的学术历程进行了介绍,并给予高度评价。 
    本场学术报告主要分上、下两部分组成。在第一部分中,王尚义教授主要阐述了历史流域学对流域文化的认识。王教授首先从流域资源的集聚性与文化中心的形成和河流廊道与中心文化的扩散两个方面介绍了流域文化的集聚与扩散这一内容。在此基础上,王教授指出文化传承具有秩序性,主要包括空间性和时间性两种类型。这一秩序性表现在流域上,从空间来看包括正向传承和逆向传承。正向传承包括上游到下游、主流到支流、中心到边缘以及内陆到滨海等,而逆向传承则恰好相反,包括下游到上游、支流到主流、边缘到中心以及滨海到内陆。时间传承上则包括按照时间顺序发展的时序性以及因一些重大事件影响下的非时序性两部分。接着,王教授指出流域文化具有同根性,不同地域环境下的文化具有较明显的差异性,而统一流域内的文化则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最后王教授又从自然、政治、政区、经济、人口迁徙以及文化载体六个方面对流域文化的传承机制予以全面阐述。
    在第一部分对流域文化的介绍基础上,王尚义教授又以黄河流域为例,并结合此次赴甘肃天水、陕西宝鸡等地实地考察的收获给大家汇报了他对于黄河流域文化的一些新的认识。首先,王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他对于黄河文化特质的认识,包括以黄土地貌与气候资源形成的农耕文化、以农耕文化为土壤形成的都市文化、以儒释道为内容的包容文化以及以农牧变迁为过程形成的融合文化,并认为自元代以后到现在,黄河流域的文化仍没有衰落,而是处于文化多元的时期。接着,王教授重点结合此次考察的秦西垂和雍城的感受向大家阐述了黄河流域文化中心与都市的转移秩序这一论题。最后,王教授从流域文化的观点出发,介绍了其对山西文化区域分异和特点的认识。
    在讲座的最后,王尚义教授提出了几点自己的认识,并与到会的师生进行了精彩的互动。王尚义教授结合最近对渭河流域的考察心得,向大家介绍了对于历史流域学中流域文化的诸多思考。使在座的老师和学生们对历史流域学尤其是流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激发大家对流域文化以及历史流域学中的诸多问题予以更多思考和关注。
     
  7. 张莉博士参加清朝政治发展变迁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受到会议组织者齐光博士的邀请,张莉博士参加了2017年6月17-18日在复旦大学召开的“清朝政治发展变迁研究”国际学术会议。会议邀请了冈洋树(OKA Hiroki)等10位日本学者、米华健(James A. Millward)等2位美国学者、策林多尔济(Tserendorji)等4位蒙古国学者、杜家骥等23位中国学者发表了专题研究报告。本次国际会议上,专题研究报告所用历史文献涉及满文、蒙文、藏文、察合台文、俄文、汉文等多种语言文字,探讨了清代上层政治的结构、地方民众的管理与社会生活、跨界族群变动等各个层面的问题,无论是多语言文字史料还是广大地域的政治和社会的多样研究议题,都体现出了清帝国的多元性和独特性。张莉博士在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属人原则:乾嘉时期吐鲁番地方民众的管理体系”的专题报告,从地方民众管理的角度上细致梳理了吐鲁番地方融合了多种生态、历史、族群要素的管理体系。本报告受到与会学者的关注,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