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中,我院穆兰博士、豆建春博士主持的两项课题获得该基金西部项目的资助。
水资源短缺是当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从行业消费来看,农业用水占全国用水总量近2/3,是用水第一大户,受到了来自供给与需求方的双重压力。在供给方面,工业和生活用水需求的快速增长与农业用水形成激烈的竞争,农业用水的供给量大为减少。在需求方面,农业生产对 灌溉的依赖性极强,从粮食安全角度来看,未来农业用水需求将面临更大压力。面对这些问题,有效缓解水资源危机的关键,归根到底在于充分利用价格杠杆,建立科学合理的有偿分配方式。穆兰博士主持的课题——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农业完全成本水价形成及效应机理研究——即是针对这一问题的展开的研究。该项目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框架下,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构建农业完全成本水价的形成机制,探寻兼顾农业节水和利益相关方均衡的水价改革区间,量化模拟农业水价提升后对微观、宏观经济的影响等,为全面深化中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供科学合理的政策参考依据。
豆建春博士主持的课题“老龄化对中国长期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基于企业创新需求侧视角的分析”以人口老龄化和经济“新常态”为背景,从不同年龄段人口对新产品的异质性偏好出发,探讨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中国长期技术进步产生的影响。该项目拟构建一个包含“年龄异质性偏好”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分析老龄化影响技术进步的需求侧机制,并采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方法,使用相关数据量化分析老龄化对中国技术进步的长期效应。
穆兰博士和豆建春博士申报的课题结合各自研究领域的理论前沿,紧扣中国发展的时代背景,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此次两位青年教师主持课题的成功申报,是我院在科研项目立项方面取得的又一个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