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CTTI智库来源单位 |  陕西高校新型智库

王社教《明清时期山西部分州县市集布设之分析》一文发表

王社教教授《明清时期山西部分州县市集布设之分析》发表在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舆地、考古与史学新说》2012年6月。文章内容摘要如下:

学术界关于明清农村市场的研究主要是基于集市的分析,对庙会市场关注不多,即使有研究,也是将两者割裂开来,实际上两者密不可分,都是农村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只是开市日期安排的不同,集场以月为周期,庙会以年为周期,但功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方便农村的商品交易。论文针对大多数研究明清时期中国市场体系的学者都借鉴施坚雅的研究方法,将当时的市场划分为基层市场、中间市场等不同的层级这一研究模式存在的敝端,通过对保德、长治、长子、定襄、介休、文水、平陆、寿阳、武乡9个州县在明清时期不同时段的市集构成和分布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结论:明清时期山西部分州县的集期安排各县难得一律,既难找到与行政级别之间的联系,也很难发现相邻各集之间存在高低层级的关系;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地区市集的布设主要是官方的行为,设立市集的目的主要是便民购物,行政因素对市集的设置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经济和市场因素虽有一定影响,但不占主导地位;在市集的空间布设上,地形地貌因素影响很大,但地形地貌条件提供的可能性很多,具体布设在哪一个地点,如何来安排集期,则主要由当时地方官员的意志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