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CTTI智库来源单位 |  陕西高校新型智库

卜风贤《历史时期西北地区的农业化及其自然与人文原因》一文在《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

卜风贤《历史时期西北地区的农业化及其自然与人文原因》一文在《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发表.本文主张:西北地区农牧生产关系经过了数千年的历史变迁并显示出农牧融合的趋势性特征。在早期原始农业阶段西北地区农业生产并非定居农业,而是具有典型的游农性质。完全定居农业的出现才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直接结果。此后西北地区农牧分化日渐明显,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在不同农业生产环境条件下形成典型农区和牧区的地域空间。但因农业生产具备较为优越的产业比较优势,西北地区逐步走上农业化发展道路,以农代牧成为区域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最终形成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产业结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