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士光、吴宏岐主编《黄河文化丛书·住行卷》(王社教、马波博士等参加撰写)2001年5月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35万字,另附彩图18幅。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海内外炎黄子孙都引以自豪的母亲河。早在远古蛮荒之时,她就哺育着两岸的华夏民族,孕育了最初的华夏文明。在中华文化发生、发展、壮大的悠悠历史长河中,黄河文化不仅是重要源头,而且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一直占有主体的地位。黄河文化不仅最富地域特色,而且也最具民族文化特性。可以这样说,要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就不能不了解黄河文化。为了充分展示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发掘和弘扬黄河文化精神,由黄河流域的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八省区人民出版社联合发起,共同组织并编写出版了十卷本《黄河文化丛书》,本书即为其中之一卷。
《黄河文化丛书·住行卷》分上下两篇。上篇6章,分别从黄河流域居室的缘起和原始之居、黄河流域的传统民居、黄河流域的传统村落、黄河流域的古代城市、黄河流域的古代都城和帝王行宫、现代化建设大潮中的民居、村镇和城市6个方面对黄河流域居住文化的源流、发展、特色及其影响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下篇5章,分别从黄河流域古代的水运交通、陆路交通、行俗与行人、古代交通管理与运输组织、现代交通5个方面对黄河流域行文化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研究。这部著作,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一、内容丰富,重点突出;
二、角度新颖,分析深入;
三、为现实服务的目的非常明确。
编者指出:“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对当前黄河流域各省、区,在联手协作,共同发展区域经济工作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并认为仅从黄河流域“住、行文化演化历程中,就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即“要进一步治理好黄河,切实保护与改善其生态环境”;“要下大力气发展交通运输事业,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发展”;“在城镇建设,特别是古都所在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中,注意做好保持古都风貌的工作”。这些意见和建议,是在详细考察了黄河流域住、行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归纳得出,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值得有关方面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