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CTTI智库来源单位 |  陕西高校新型智库

我中心“西北历史环境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专辑”出版

我中心“西北历史环境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专辑”出版。2002年第3辑《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的“西北地区历史环境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的专辑。
2001年11月24~26日,在教育部社政司、陕西省林业厅、陕西省西部开发办公室、陕西省山川秀美办公室、陕西师范大学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在西安成功举办了以“西北地区历史环境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新疆、甘肃、河南、陕西等地有关大学和科研机构的65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另外,《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新闻媒体的多位记者应邀莅会,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院校的20多位研究生也列席了研讨会。会议共收到论文52篇。
这次学术研讨会与2000年11月18~20日举办的“黄土高原地区历史环境变迁与治理对策国际学术研讨会”相比,在研究的地域上,由黄土高原扩大到了西北地区;在研究的内容上也由集中于历史环境变迁与治理对策扩大到历史时期社会变迁。研讨会的主题是研讨西北地区历史环境与社会变迁,确定的主要议题有5个,分别是:
1)历史学、考古学、地质学、文学等方面有关近10000年来西北“秀美”环境及其演变的记载或证据;
2)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演变的机制与规律;
3)西北地区典型区域环境演变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4)前人改善城乡生态环境的措施与经验;
5)区域环境重建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
西北地区历史环境与社会变迁问题,既是一个关系到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性问题,也是一个涉及面十分广泛,内容繁难复杂的重大科研问题,有必要集合历史学、考古学、地质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甚至文学等诸多相关学科的专家,通过深入研讨与综合分析论证,得到论据翔实充分,论证周密,结论准确可靠的研究成果。作为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我们中心的任务就是通过对我国西北地区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关系及其机制进行整合研究,从而为国家正在推行的西部大开发宏伟事业提供历史借鉴与决策参考;因而我们举办了这次研讨会,邀请国内对这一问题素有研究,且卓有建树的相关专业的学者专家,围绕这一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深层次的研讨,以便为推进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会议结束以后,为了能尽快地将这次学术研讨会所取得的成果正式发表出来,我们决定将会议上提交的论文精选汇集成册,以《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专辑的形式出版。由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朱士光教授、副主任侯甬坚教授、吴宏岐教授和《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辑部主任王社教研究员组成的编委会,经过认真审稿,遴选出21篇论文编成《西北历史环境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专辑》。这本《专辑》的具体编辑工作由吴宏岐负责,中心的萧爱玲、严艳、顾琳、孙建国等人参加了文字校对、英文翻译、地图编绘等项工作。由于受《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刊物容量所限,有些学术质量较高但篇幅略长的论文,以及内容与会议议题稍远的论文,不得不忍痛割爱,没有编入这本《专辑》之中,只能留待下次编辑论文集时再作考虑。关于这次学术研讨会的基本情况,有兴趣的读者可参看《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4辑上所刊萧爱玲《西北地区历史环境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综述》一文。
目录
朱士光《西北地区历史时期生态环境变迁及其基本特征》
王乃昂、颉耀文、薛祥燕《近2000年来人类活动对我国西部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
徐日辉《新石器时期渭水上游的生态变化》
樊自立、马映军《塔里木盆地水资源利用与生态平衡及土地沙漠化》
艾冲《清代雍乾时期陇中地区的水利开发与土地利用》
梁中效《历史时期秦巴山区自然环境的变迁》
马强《汉中地区生态资源的历史变迁及其成因》
赵景波、岳应利、黄春长、郝利民《西安地区全新世土壤的演变》
郝玉芬、赵景波《关中平原气候变化对低温天气的影响》
杨新、延军平《全球变化下陕甘宁老区气候变化时空特征分析》
秦燕《明清时期陕北社会宗族的形成与发展》
王建革《农牧交错与结构变迁:清代内蒙古地区的农业与社会》
张晓虹《清代移民与陕西汉水流域民间风俗的嬗变》
李虎、崔亚军《水资源利用与民国时期咸阳城市经济的发展》
王社教《民国初年山西地区的植树造林及其成效》
黄正林、栗晓斌《关于陕甘宁边区森林开发与保护的几个问题》
吴宏岐、萧爱玲、严艳《抗战时期西京筹备委员会的城市绿化实践及其启示》
王均《陕西省资源环境本底数据库建设及GIS在历史地理研究中的应用设想》
李并成《甘肃省生态环境重建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战略思考》
李令福《陕蒙地区治理沙漠的四种成功模式》
肖兴媛、任志远《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重建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