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CTTI智库来源单位 |  陕西高校新型智库

史红帅译著《我为景教碑在中国的历险》于2011年3月在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史红帅译著《我为景教碑在中国的历险》,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全书共35.1万字,34幅照片。
《我为景教碑在中国的历险》是由丹麦著名探险家、考古学家何乐模(FritsHolm)撰述,于1923年由FlemingH.Revell出版公司在纽约、芝加哥、伦敦和爱丁堡同时出版的在华行纪类著作。该书详细记述了1907年1月至1908年6月,何乐模前往西安获取《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复制碑,并运往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最终辗转保存于意大利罗马教皇博物馆的传奇经历。
《我为景教碑在中国的历险》一书细致入微地记述了何乐模在华北、西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行程与所见所闻,内容涉及山川河流、城镇村落、寺庙祠宇、道路交通、官绅商民、风情民俗、商业贸易、农业物产等。书中还附有大量照片,生动直观地反映了作者眼中的清末中国自然图景与社会众生相。《我为景教碑在中国的历险》不仅是研究基督教在华传播史、景教碑世界流布史的重要文献,而且也是从历史地理、城市史、社会史、环境史、中西交流史等学科角度出发研究百多年前中国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中西文化交流的珍贵史料,堪称清末西方人在华考察的代表性著作之一。
中译本除原著16章全部内容外,还特别附录了译者精心采择的57则原始史料,其中西文史料54则,清代档案1则、报道1则,民国报道1则。这些难得一见的文献来自于美、法、英、澳等国十余种报刊和清末电报档案,时间跨度从1907年延伸至1935年,构成了对何乐模仿刻景教碑事件“全景式”的资料集成,有助于研究者和读者对清末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此次大事件有更为全面地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