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CTTI智库来源单位 |  陕西高校新型智库

王社教《史念海教授与中国古都学研究》论文发表

该文刊登在《中国史学史研究》2003年第18卷第2辑。论文作者认为,史念海先生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和历史地理学家,不仅在历史地理学、中国古代史、地名学、方志学等学科领域中作出了杰出贡献,还是中国古都学的创始人,为中国古都学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开创性贡献。概括起来,史念海先生对中国古都学研究的开创性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1、发起和创立了中国古都学会,形成了一支稳定的学术队伍;
  2、创建了中国古都学,奠定了中国古都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3、坚持“为世所用”的治学理念,指明了中国古都学研究的目的和方向;
  4、总结和勾划出了中国古都发展的基本面貌和规律,推动了中国古都学研究的发展;
  5、不断开拓中国古都学研究的新领域,开辟了中国古都学研究的广阔前途;
  6、对古都西安进行了综合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学术成果。
  5、刘景纯《清前中期黄土高原地区沿边军事城镇及其功能的变迁》论文发表
  该文刊登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8卷第2辑。清代黄土高原地区沿“边”军事城镇多承袭明制,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仍然发挥着军事功能;与以前不同的是,本域军事城镇在新形势下呈现出总体的衰落、数量减少和功能转化。具体表现在军事城镇行政化、城镇自然消亡及由兵员锐减而导致的军事功能减弱等;沿“边”地区增置的军事防卫城堡也不少,但其地理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黄土高原地区城镇的军事色彩和军事城镇的地域特色始终是相当突出的。由于历史运动的复杂多变和政治、军事格局的变迁,城镇的军事特色和军事城镇本身变化频仍。了解其间城镇演变的历史问题不但必要,而且有助于当今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明王朝时期,黄土高原地区属极边之地,万里长城横亘其北部,边防军事地位尤为突出。为了加强这一带防御,除长城的作用外,明朝曾于此设置了诸多军事城镇,包括卫、所、堡等。清取代明王朝后,接管了这些城镇,使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继续发挥着军事作用。这里所说的卫、所城镇就是其中地位较高的两种。为此,本文截取清代前中期这一时段,对其军事城镇作了初步探讨,得出了一系列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