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历史乡村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首次进行了系统探讨,对民清和民国时期黄土高原地区乡村城镇发展、城乡关系、乡村聚落、乡村经济发展,以及乡村环境与民生、乡村管理等进行了实证研究。
目录
绪言:论历史乡村地理学研究(王社教)
明清时期山西地区城镇的发展(王社教)
清代晋南地区镇的发展与演变研究(熊梅)
清代太原盆地镇的发展与周边地域社会经济关系研究(张青瑶)
清代陇东地区城镇发展水平初探(武少锋)
清代山西乡村聚落地理初探(程森)
民国时期山西中南部乡村聚落的规模和形态结构(齐大英)
明清民国时期关中农村地权分散原因分析(胡正波)
清代陕北的乡村手工业(殷新锋)
明代宁夏乡村市场变迁(赵天福)
清代山西的田地数字及其变动(王社教)
地域环境与村民应对:明清时期黄河小北干流西岸地区研究(刘炳涛)
清至民国时期晋北的水利与环境(王恺瑞)
清代运城盆地乡村人口流动规模、原因和影响(刘焕波)
自然灾害与地方民生:以1923-1932年陕北地区为例(王颖)
民国前期山西乡村基层管理制度(1912—1937)(樊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