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环发中心所编《历史环境与文明演进——2004年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在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50余万字,16开,收入论文专题研究的精心之作42篇,再现了学界2004年乌鲁木齐年会的交流盛况。
编者前言中指出:2002年夏季,在天津师范大学召开历史地理学年会后,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考虑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过去的欧亚大陆时代、我国西部大开发和新的世界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建议2004年年会在乌鲁木齐召开,并将这一具体工作委托给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2003年夏季,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环发中心顺利联合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地理学会,一同来承办2004年的历史地理学年会。
我国中东部地区的社会经济比较发达,大学、科研机构的科学研究事业也十分兴盛,而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和记录反映其内容的历史文献资料也极为丰富,正因为如此,国内历史地理学者的分布和所研究的区域主要也在中东部,这都是事实。2003年10月,当会议承办单位设计出会议主题“西部历史环境与文明的演进——2004年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发出在乌鲁木齐召开年会的通知后,各地学者对此表示理解,予以相当关注,并在2004年夏季踊跃参加了学术研讨会。现在会议论文集已经编齐,里面关于我国中东部地区历史地理的研究论文占有不少的篇幅,这反映了国内历史地理学界的基本研究态势,出于对这一事实的尊重,这部论文集的名称就被确定为“中国历史环境与文明的演进”。
在我国三大经济地带中,西部地区的资源环境及历史地理研究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我国西部地区占地超过国土面积的1/3,自然条件复杂,区域差异大,高寒、干旱、荒漠、草原、黄土等自然景观并存,这里是与地球生态系统研究有关的学者、科学家开展研究工作的天堂。西部历史地理研究在客观上有不少难处,历史地理学界在坚强信念,克服困难之后,仍然做了许多研究工作,推出了不少代表性论著。这些论著大多是针对西北、西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历史地理研究,对当地一些实际问题的综合治理、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都起到了应有的历史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