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屈亚婷博士所著《稳定同位素食谱分析视角下的考古中国》一书于2019年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计约40万字。该书是作者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石器时代人类食谱的时空演变及意义: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例”(批准号41701161)研究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完善该项目主要研究内容所依据的理论与方法,对目前国内外有关稳定同位素食谱分析的理论、方法与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该书出版也得到陕西师范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基金资助。
古食谱的稳定同位素分析为考古学、历史学、古生物学、人类学、历 史地理学等多学科研究打开了新的视角。本书以我国古代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为背景,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研究对象组织的化学、物理与生物特性以及生长或形成机理,深入探讨不同研究对象稳定同位素分馏的特征,以及我国古代人类(或动物)稳定同位素食谱分析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与不同因素的影响机制。同时,在不同研究对象污染判别指标综合分析的基础之上,探索我国南北方骨骼保存与污染的机理。最后,以我国考古学文化发展为脉络,深入解析我国古代不同地域人类社会经济的演变规律,并提出有关稳定同位素食谱分析新的见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