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7日9:00,由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西安曲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历史地理学会共同举办的大西安建设与丝路文化融通发展高峰论坛暨“大西安印象”丛书首发式在曲江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
开幕式由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侯甬坚教授主持。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高博、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文化局局长韩佳卫、西安曲江出版传媒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蓉、西安出版社社长屈炳耀、西安市政府参事郑育林、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社教教授出席了本次会议,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朱士光教授、南京大学历史系胡阿祥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规划系张冠增教授、西北大学日本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维坤教授、日本中央大学文学部教授、著名汉学家妹尾达彦做了大会主题报告。
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文艺处高博部长致辞。他表示: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到大西安文化建设中来,将更多的城市发展、城市文化研究的智慧成果推向社会。 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文化局韩佳卫局长致辞。韩局长表示,相信在各位专家学者的献计献策下,大西安的建设、文化交流会更加丰富和多彩,大西安形象的展示会更好。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社教教授致辞。王社教表示:此次筹划主办高峰论坛,广邀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就大西安建设的内涵、西安在丝路文化融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形成因素,大西安建设促进丝路文化融通的路径等问题进行交流,希望对大西安建设有所助益。西安曲江出版传媒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蓉致辞。她希望“大西安印象”丛书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推广西安城市文化品牌、传播西安声音、讲述西安故事,为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提供理论支持。揭幕仪式后,与会的五位专家学者就“大西安建设与丝路文化融通发展”为主题作了相关报告。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士光作《关于在推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大西安建设路径的几点思考》的主题报告。报告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西安在推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的重点地位与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二部分为推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大西安建设路径的几点思考。 他提出了西安当前面临的一些现实的问题,并基于此提出了几点具体建议,以期推动国家级中心城市西安更为顺利地建成为我国西部经济中心、对外交往中心、丝路科创中心、丝路文化高地、内陆开放开地与综合交通枢纽。最后,朱士光教授表示:周秦汉唐古都文化的研究,应该作为西安地区历史文化学者一个重要的任务,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应当在西安建设当中,在推进“一带一路”文化建设当中做出具体的贡献。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魏晋南北朝史和六朝都城研究专家胡阿祥作《名实互证与中外关系视野中的Serice称谓》的主题报告。 胡阿祥教授从名实互证与中外关系的视野,以域外有关中国的称谓Serice为例,讨论在交通相对艰难、信息交流不畅的古代,各个国家或地域的人们之间如何了解和交流沟通以及在这个过程中西安所具有的地位。 他表示:丝绸之路就是西方国家在找丝到底是怎么回事。而蚕丝与丝绸输出的Serice起点西安,则是那个时代的中国象征、是外国人眼里的中华文明的符号。历史传承到了今天就是现实,现实中有活着的历史。西安这样的城市不要太在意GDP,一个地方的宜居城市是最重要的,让心灵诗意的栖息是最重要的,这样的西安、是没有其他城市能够取代的。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冠增作《丝路文化融通发展中的西安问题与思考》主题报告。首先,张冠增教授从城市发展和布局分析了西安目前的情况,整体来讲西安的发展处于全国的中游地位,没有体现出自己的特点。针对西安目前面临的问题,向与会者分享了世界各国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经验。基于此,张教授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西安要建立以东亚文化为中心的创意产业基地;抢占数字丝路的产业先机;发展中日韩传统服饰;立足丝路战略,繁荣文创产业,复兴大唐盛世。张教授希望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早日实现建设大西安的美好愿景,西安最中国!
西北大学日本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王维坤教授作《隋唐长安城的设计“新意”及其对日本平城京的直接影响之我见》主题报告。王维坤教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近40年来研究中日古代都城方面的内容。他表示:大西安和隋唐长安城的建制模式是密不可分的。他从隋文帝设计“新意”的几大特色向与会代表介绍了隋唐长安城的建置以及日本古代都城是如何模仿隋唐长安城的相关内容。
日本中央大学文学部教授、著名汉学家妹尾达彦用中文作了《曲江宴:唐代科举合格礼仪》主题报告。 妹尾达彦教授以精英士人登龙门的进士科之合格者们为主人公,通过对唐代中期以至后期,在长安展开的合格后的一系列礼仪进行主要分析,对科举制度与国都的关系进行了重新探讨。
最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侯甬坚教授对上述主题报告进行了总结。他表示:今日西安的影响力最终还是在文化上。汉唐,包括周、秦、隋、宋、元、明、清所遗留在这些土地上的文化是其最大的价值,是这片土地创造了这些文化!
下午2:30,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大西安建设的内涵”、“大西安建设在丝路文化融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大西安建设促进丝路文化融通的路径”等主题开展了圆桌会议交流。
会场一:大西安建设的内涵

会场二:大西安建设在丝路文化融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会场三:大西安建设促进丝路文化融通的路径
下午5:00,此次大西安建设与丝路文化融通发展高峰论坛举行闭幕仪式。闭幕式由西北大学教授徐卫民主持。各圆桌会议负责人对本组发言进行总结, 西安理工大学程森副教授、 陕西师范大李令福教授和西北大学张健副教授分别做了总结发言。
最后,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社教教授对此次论坛进行总结。他表示,此次论坛实现了许多目标。第一,实现了多学科的交流。第二,开阔了眼界,提出了许多具有价值和可操作性的思路和办法。第三,明确了大西安建设与丝路文化融通所面对的一些问题。同时,王社教表示,此次会议仍然存在了一些不足,探讨的问题主要还是处于学术界,与现实的沟通仍需加强。如何将学术研究以有效的方式影响相关的决策,是今后需要继续加强的部分。
本次会议在彰显丝路文化,助力西安建设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力。中国社会科学报、和谐陕西网、三秦网、三秦都市报、西安晚报等多家媒体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报道。
(图文:孙建国、赵媛 编辑:赵媛 审核:高升荣、薛滨瑞、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