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CTTI智库来源单位 |  陕西高校新型智库

主页 > 研究院动态 > 正文
“中国历史的空间格局:交通条件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学术沙龙成功举行
        2018年5月18日,由我院青年教师胡鹏博士主持,在长安校区文汇楼C区4层会议室成功举办了主题为“中国历史的空间格局:交通条件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的“青年学术沙龙”。本次沙龙邀请了历史文化学院的胡耀飞副教授和冯立君博士,以及我院的李鹏博士。围绕沙龙主题,胡耀飞副教授报告了“海外貿易與州縣關係:《王宗本玄堂記》所見晚唐海州地域史”,报告以《王宗本玄堂记》为基础探讨了唐代州县关系,发现在唐代官场,县令与州刺史间既有“和平共处”,亦会出现县令“反抗”州刺史的现象。冯立君博士报告了“中古时代中原•草原•辽东的交通与政治关系——隋唐帝国辽东之役起源新考”,报告摒弃了以往高句丽史研究中的“中原中心”和“朝鲜中心”视角,以高句丽为中心,从“辽东”、“越境”、“黄海”和“草原”等四个层面探讨了高句丽的兴起及其与周边政权的关系。李鹏博士报告了“晚清新式地图出版业的历史考察”,报告梳理了晚清新式地图出版业的兴起历程,并对新式地图出版与近代中国民族国家形成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胡鹏博士报告了“19世纪中国的交通网络与粮食贸易”,报告在粮价数据、运输成本和府州间实际距离的基础上,计算了府州间的粮食贸易的利润空间,探讨了交通条件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关系。在之后的圆桌讨论中,围绕中国历史政区、物流运输地理等话题进行了讨论。
研究院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