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CTTI智库来源单位 |  陕西高校新型智库

主页 > 研究院动态 > 正文
香港科技大学雷鼎铭教授来我院做学术报告

31615点,我院刘明教授特邀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雷鼎铭教授于长安校区文汇楼一层报告厅开展了题为 “国际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学术报告会议。报告会由刘明教授主持,西北研究院相关专业博士、硕士及我校国际商学院部分学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雷教授从国际、国内两个视角全面论述中国经济发展的形势。首先,教授以新常态下的高增长为切入点,以
IMF GDP数据及皮尤经济满意指数为依据,直观的展现了2016年-2017年全球各国经济发展态势,并对2018年各国的经济增长进行展望,在对比分析中得出印度、中国两国的增长形势较好,GDP增长均保持在6.5%以上,经济满意度较高,高达90%,相比之下,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济保持平稳发展,GDP 增长均保持在2%左右,经济满意度较低,仅为40%左右,在面对以中国为主的新型发展国家崛起的问题上,发达国家政府及人民均保持负面的态度。
   接着,雷教授指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生产技术与管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细致分工,由于“生产要素价格趋同原理”,发达国家人民收入不易上升,而后进国家人民的工资却可以逐步追上去,由此可能在发达经济体中产生民粹主义,接而引发反贸易、反精英的外交策略,最终会产生逆全球化的国际环境,这对我国目前积极的经济势头是不利的。
   雷教授高度评价了“一带一路”战略的经济意义,认为落后国家的经济增长不一定比富国快,但他们若能有效的成为全球经济的一部分,那么后发优势会让他们学到别人的技术,
GDP因而上升较快,此时“一带一路”战略正好可以提供平台,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随后雷教授详细地讲解了中国总体经济的
GDP的核算方法、增长动力及未来预期。以邹至庄教授的估算的生产函数的参数为研究起点,测算了中国1978-2017GDP平均实质年增长率为9.51%,其中劳动对GDP增长的贡献为7.5%,资本对GDP增长的贡献为60.4%TFP(全要素生产率) GDP增长的贡献为32.3%,可以看出,经济增长主要来自资本的快速积累,此外2017年固定资本形成占总GDP43%,也可论证;同时,雷教授指出TFP的快速提升(1978-2017年间的年增长率为2.97%),对GDP也十分重要,在此基础上,雷教授提出三点假设:(1)投资比例维持在2017年的水平(占GDP43.3%),(2TFP进步速度与2010年-2015年间相同(约为2%),(3)劳动力保持不变;进而对未来32年的GDP年均增长率进行推算。结果显示从2018-2049年间的GDP年均增长率为5.9%,是2017年的6.27倍。随后,雷教师比较了三种不同的TFP增长率(TFP增长率=2%1.7%0%)下的GDP 增长情况,GDP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9%5.59%3.83%,并直观的展现了,在投资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TFP的进步可以有效的降低报酬递减的影响,由此得出,维持中国经济高增长的两个条件,高投资率及提高TFP
   最后,雷教授对高投资率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揭示了投资/消费的黄金比率。首先,只有高储蓄率才能支持高投资率,而中国
2015年的储蓄率占GDP48.4%,居世界第二。
   由此可见,若
TFP进步快,不但可提高GDP增长率,亦可提供激励使黄金投资比例上升,紧接着,对什么因素或政策可能有利于TFP的进步进一步剖析,雷教授总结分析了提出了三个分析的视角,首先,1978年到2015年,城镇人口增加了5.99亿人,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带来了城市的群集效应,这使得城市中的生产比农村更有效,由此可推出城镇化可推动TFP的进步,若城镇化延续二三十年,城镇人口提升到总人口的80%90%,那么在此期间,将会极大推动TFP的进步;其次,从中国的经济结构、产业升级来看,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24.5%逐渐提升到2016年的51.6%,以服务业和新兴建造业为主的产业升级政策未来将继续助力TFP的提升;最后,高新科技与教育的崛起使得中国在经济转型中,收益巨大,这也使得中国科技发展有一明显的优势,即规模效应,它为创新活动提供了强大的激励。
   报告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刘明教授进行了精彩点评,随后在老师、学生就经济增长与制度相关方面提出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雷教授广阔的国际视野,独到的分析方式引人深思,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即便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国的发展前景依然乐观。









研究院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