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CTTI智库来源单位 |  陕西高校新型智库

主页 > 研究院动态 > 正文
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所长古克礼教授和梅建军教授访问我校
应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的邀请,英国剑桥大学科技史教授、李约瑟研究所所长古克礼(Christopher Cullen)教授、梅建军教授于10月31日—11月1日来我校访问,藉此以加强和深化双方在科技史研究等学科领域的合作交流。
古克礼教授、梅建军教授来访前,副校长萧正洪专门组织学校有关部门召开协调会,统筹安排各部门接待事宜,明确各方工作职责。校党委书记甘晖、校长助理党怀兴于10月30日晚会见两位专家,并就我校与李约瑟研究所之间的长期合作计划举行专题商讨。双方会谈气氛融洽,取得一定共识,并对今后在科技史研究工作的合作交流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性意见。
10月31日上午在我校崇鋈楼闻道堂作了题为“新老李约瑟难题——中国科技发展的长期问题”( The old Needham Question and a new Needham Question: Long-term issues in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的学术报告,报告由我院副院长王社教研究员主持。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所长,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候任所长梅建军教授解说翻译。
李约瑟难题(The Needham Question)是指“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古克礼教授首先在报告中介绍了李约瑟研究所的建制发展与李约瑟研究所创始人李约瑟(Joseph Needham)在中国科技史研究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古克礼教授就什么是李约瑟难题,以及关于“李约瑟难题”已有哪些回答作了详细的介绍。指出李约瑟自己所提出的“社会和政治组织的差异性”是解答这个难题的一个重要方向。接着在报告中古克礼教授又将“李约瑟难题”与今天中国的发展联系起来,认为可以提出一个新的李约瑟难题(The New Needham Question)即“现代中国正在变得富强。但其社会组织是否适于迅猛的科学与技术创新呢?”并分析了中国现有社会组织对于影响中国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潜在的风险。古克礼总结认为中国能够走一条与西方发展不同的道路,但是与此同时仍有必要考虑这个“新的李约瑟难题”以保证实现中国在科技发展成功的条件得以满足。
学术报告之后,与会师生围绕古克礼教授的报告,就当前中国社会组织与科学技术发展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对话。在讨论交流环节,古克礼教授就我校师生提出的问题给出了精彩的解答,梅建军教授不但精确翻译古克礼教授的解答原意,而且就讨论话题从科技史学科角度进一部阐发解释,引经据典,内容丰富,加深了同学们对现场问题答辩的理解和对科技史学科主题大意的了解。
10月31日下午,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召开座谈会,社科处、西北研究院、历史文化学院、政治经济学院相关负责人及有关专家教授参加了座谈。国际交流与处张凌云副处长简要介绍了我校以及国际交流发展情况,并表达了希望与李约瑟研究所在学者交流、合作研究、共同举办学术会议等方面开展广泛、深入的交流合作的意向。古克礼教授、梅建军教授感谢我校的热情邀请,分别介绍和强调了李约瑟研究所的性质、特点、研究范围、管理架构等情况。西北研究院方兰副院长、王社教副院长、政治与经济学院袁祖社院长、历史文化学院吕亚虎副院长等院系领导分别发言,介绍了本单位教学科研基本情况及当前主要工作。西北研究院卜风贤教授、高升荣博士、历史文化学院李化成教授、于赓哲教授等畅谈了各自研究领域的交流合作意向。李约瑟研究所是一个享有崇高国际声誉的科技史研究专门机构,虽然专职人员少,但依托剑桥大学这样一所国际名校,可资利用的学术资源极其丰富,是科技史等相关领域研究的良好平台。
座谈会结束后,古克礼所长、梅建军教授参观了我校博物馆,认为这样一个高水平博物馆能够充分体现我校浑厚人文积淀和纯正学术氛围,并在博物馆欣然提笔留言纪念。


研究院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