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刘莉教授,于2013年6月27日下午在我校崇鋈楼敏行厅做了题为“中国家养水牛起源的多学科探索”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我院副院长张萍教授主持。家养水牛的起源,一直是学术界有争议的一个话题,截止目前,尚无定论。河姆渡文化遗址中曾发掘出了水牛骨胳化石与大米,有些学者以此为据,断定中国是最早驯化水牛的国家。刘莉教授对此观点提出疑义,并运用多学科的方法,分别从动物考古学、考古学、古文字学、生物学(主要为古代DAN鉴定技术)与人类学五个方面对中国家养水牛的起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刘莉教授认为,中国本土水牛与现在的家养水牛没有承袭关系,现在的家养水牛不是从本土水牛进化而来的。家养水牛的起源,有三种可能:一、东南亚起源;二、印度起源;三、中国云南起源。刘教授更倾向于第一种可能,即家养水牛起源于东南亚,但是这一论点缺少DNA数据的支持,因此,刘莉教授严谨的说“今天报告的结论就是没有结论”,并进一步指出,若要取得进一步的进展,考古资料是主要的突破口,新的考古发现,可以为此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多的资料和证据。 学术报告之后,与会师生就“家养水牛与黄牛的关系”、“中国家养水牛最早的功能”等话题与刘莉教授展开了充分的交流与讨论。 (高静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