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CTTI智库来源单位 |  陕西高校新型智库

主页 > 研究院动态 > 正文
西北研究院2014年上半年工作要点

 

西北研究院是教育部百所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以科研为主,兼研究生培养,2014年上半年工作要点如下:

一、科研工作:

2013年西北研究院的科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年争取到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二项;教育部课题三项,其它横向课题五项,累积经费177.9万元,比2012年增加一倍以上。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发表权威及以上论文六篇,省部级获奖四项,这些指标均较往年有所增加。这些科研成果的取得与研究院制度调整、政策支持及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为保证2014年取得更好的成绩,科研工作仍不能放松。今年上半年重点工作在以下三项。

(一)积极组织本年度各类研究课题的申报工作

组织评审、协调、统计上报工作,并总结经验。在明年申报之前早做准备,先行统计院内有资格且欲申报的科研人员,分类进行安排,争取各类课题在提交申报之前,都能集中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修改完善,再行申报。

(二)组织完成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评估工作

四年一次的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评估工作即将启动,这是本学期西北研究院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西北研究院会就本次评估工作做出具体安排,在院领导统一布署,院行政人员与部分科研人员协助工作,将新一轮评估工作做好。同时,以本次重点研究基地评估为契机,找寻问题点,完善科研机制,争取在下一个评估阶段取得较好的成绩。

(三)认真做好基地会议的筹备工作

基地年会每年举办一次,围绕基地重点研究方向确立主题,组织国内外同行专家共聚一堂,就相关主题举行学术研讨,是基地重要的学术平台,每会都能收到很好的学术反响。本年度的基地会议以青年论坛的形式召开,以讨论区域环境与社会关系的理论与方法为重点,借鉴国内相关专业领域以及其它地区研究经验为目标,争取在西北区域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会议初步定于十月中旬举办,目前筹备工作正在进行。

(四)做出国际交流政策支持标准

国际交流是研究院走出去的重要渠道,2013年本院已做出国际化战略方案,今年我们重点考虑制定西北研究院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针对“走出去”、“请进来”的一系列标准及资金支持计划制定具体方案措施。

二、人才培养:

本学期人才培养工作除了按时完成正常的硕、博士生招生和毕业论文答辩工作以外,重点目标是引导研究生潜心科研,提高研究能力,围绕此目标,拟完成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1、充分调研、讨论,对研究生课程体系进行整体规划,依据不同学科出身和特点的学生设置个性化课程,增加跨学科、前沿性、专题性、国际化课程。

2、规范研究生课程讲授的各个环节,要求每门课程有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对部分课程组织相关导师听课,进行质量评估;授课应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来进行,以讲座、讨论为主要形式;

3、争取专项经费,以便根据专业需要延请院外、校外或者国外的知名专家学者给研究生讲授各种课程。

(二)增强研究生学术研究氛围

加大研究生参与科研实践和学术活动的力度,积极在研究生中开展专题讨论、学术沙龙、文献研读会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以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吸引研究生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将研究生从其他活动中拉回来。

(三)计划开展双语教学

依据学校2014年工作要点,拟对全院英语课程以及双语课程启动或认定做出有针对性的设计,并投入实施,提高本院研究生专业外语应用能力。

三、财务管理

今年学校的财务制度有重大调整,具体落实到本院,本年度重点工作有以下二点:

(一)完善西北研究院年终奖酬金分配制度

针对2013年年终分配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以及各位老师反映的意见,拟于上半年召集二工委委员对研究院财务分配工作细则做进一步讨论、修改及完善。重点在团队考核指标方面,如团队奖励中的基础性与竞争性奖励的比例问题、院公共服务贡献度的量化问题等等,成文后将提交院学术委员会讨论、定稿,年终照此执行。

(二)进行院内财务培训

本年度学校财务管理制度有较大改革,院相关领导会向各位老师通报,并请财务处人员作相关培训。

 

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二零一四年二月二十四日

 



研究院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