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CTTI智库来源单位 |  陕西高校新型智库

主页 > 研究院动态 > 正文
美国奥本大学张耀启教授赴西北研究院交流座谈

7月2日上午,美国奥本大学(Auburn University, USA)张耀启教授来到西北研究院开展“森林环境史”主题交流座谈会。座谈会由卜风贤教授主持开展,侯甬坚教授、张莉副研究员出席参与,与会的还有科学技术史专业硕士生代表。

卜风贤教授介绍了张耀启教授学术研究情况。张耀启教授2003年起任教于美国奥本大学(Auburn University)林业与野生动物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自然资源经济学、生态经济、土地利用变化,非市场价值,林业经济与政策,城市林业与生态政策,城市化与人口增长,土地所有制改革。张耀启教授学术成果丰富,在国际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领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学术地位。本次座谈会主要就森林环境史展开交流。

侯甬坚教授介绍了目前中国环境史研究工作。近十多年来,中国环境史研究不断发展壮大,各学科领域争相尝试开展环境史研究,取得丰富成果,突出代表为伊懋可教授的《大象的退却:从环境角度看中国历史》和台湾中研院刘翠溶教授主编的《积渐所至》(英文版为Sediments of Time: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in Chinese History,1995年出版),该论文集作为第一届中国生态环境历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是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开山之作。侯甬坚教授指出,西北研究院各位学者多为历史地理学出身,扎实的史学功底有利于开展环境史研究,历史地理学与环境史的区别日益显著,各位学者兴趣日渐浓厚,并向张耀启教授介绍了西北研究院的创立者史念海先生及其著作《河山集》。张耀启教授表示,了解到这些信息对经济学出身的自己从事森林环境史等研究大有裨益。

张莉副研究员就其掌握的环境史具体研究情况向张耀启教授介绍交流。森林环境史相关著作有史念海《河山集》第二辑、邹逸麟,张修桂,王守春《中国历史自然地理》、(日)上田信《森林的中国史》等;气候环境方面突出学者有竺可桢、葛全胜、满志敏、方修琦等;在张耀启教授关注的农牧交错带研究中,台湾的邱仲麟学者值得借鉴学习。张耀启教授做了详细记录,指出这些史学和自然地理学学者开展的环境史研究对其以经济学角度开展森林环境史研究大有帮助。

最后,张耀启教授表示他在本次座谈会中收获颇多,本着学习交流的心态获得了中国环境史领域更多学术研究情况,对其以后从事森林环境史研究帮助巨大,并热情表示以后要多加强与西北研究院学术交流,对环境史领域的相关学术问题开展合作研究,共同丰富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多样性内容。

 

 



研究院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