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4日晚7点至10点半,我院在崇鋈楼闻道堂举办“GIS在历史地理学中的现状与未来”主题沙龙。本次沙龙是“第二届史念海青年历史地理学者论坛”的一个组成部分,旨在讨论GIS在历史地理学中的发展历程、成就和存在的不足,争取对未来历史地理信息化建设的可能性产生认识。
本次沙龙吸引了近百名参与者,由我院潘威博士主持。我院副院长张萍教授和王社教教授亲临会场,参与交流。此外,校内部分历史文化学院和旅游与环境学院的青年教师也参加了本次沙龙。首先,由张萍教授为本期沙龙致辞,并就举办原因、个人对GIS的认识以及陕师大西北研究院GIS实验室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本次沙龙邀请了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河海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云南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的8位青年历史地理工作者进行主题发言,主题发言分别就空间分析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国历史时期耕地格网化数据制作、清代职官数据库设计、CHGIS系统的最新成果、GIS手段在历史地理学中目前的应用程度和特点等问题进行了介绍,这些主题发言涉及到历史地理信息平台建设、GIS与历史地理研究的融合程度、历史地理数据特征等多个历史地理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主题发言结束后,会场进行了长时间的热烈讨论,其议题围绕历史地理数据生产和加工、历史地理实验室建设目的、历史地理信息化建设中如何平衡历史学-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科学等问题,参加本次论坛的台湾彰化师范大学李宗信博士还介绍了台湾地区GIS在历史地理研究中的应用经验。本次沙龙中,与会者基本都认同GIS会在未来的历史地理研究中发挥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数据库建设和数据加工方式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而进行实质性的跨学科协作则是实现历史地理信息化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