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CTTI智库来源单位 |  陕西高校新型智库

主页 > 研究院动态 > 正文
兰州大学郑炳林教授应邀来我院做学术报告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郑炳林教授莅临我校,于3月13日晚在雁塔校区崇鋈楼二层闻道堂进行了题为“疏勒河流域环境演变研究的新进展——瓜沙地区疏勒河原名黑水考”的学术讲座。此次学术讲座由我院侯甬坚教授主持。

在讲座进行之初,郑教授由《太平寰宇记》等古籍中有关疏勒河的记载中推断出疏勒河又名“黑水”,由此引出汉唐时期疏勒河河道走向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西北自然环境破坏后难以恢复的历史事实。在讲座进行过程中,郑教授提到了疏勒河流域的古代名称:冥水、冥泽、乌泽等,基本梳理了汉唐时期疏勒河的名称变化概况。除此之外,郑教授还为听众解释了南籍端水、锁阳城、寿昌县、曲泽、龙勒县等疏勒河流域已消失的历史地名。在汉唐时期,疏勒河流域的自然环境相对较好,疏勒河下游古河道的发现更表明历史时期疏勒河曾流入罗布泊,在疏勒河流域有不少汉唐时期的烽燧、关隘、城邑遗址,揭示了这一地区曾经的盛况。郑教授认为,当今疏勒河流域不少地区的沙漠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无相关,如莫高窟的修建对当地河流、植被等的破坏一直延续至今。在讲座结尾,郑教授阐述了古代由敦煌通往西域三条古道的具体概况,完善了听众对玉门关、阳关等不全面的了解,并以他亲身考察野马泉的经历向观众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疏勒河流域。

作为目前敦煌学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郑教授通过此次讲座向与会观众展示了敦煌学研究的新成果,使观众了解了更多关于敦煌地区的历史信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研究院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