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下午,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罗丰研究员在我校雁塔校区崇鋈楼二层闻道堂进行了题为“从山陵为贵到不封不树——北朝墓葬封土的转变”的讲座,此次讲座由我院张萍教授主持。
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考古界的领军人物之一,罗丰教授多次参与宁夏地区的考古活动,积累了丰富的考古经验。在讲座中,罗教授对前人少有论及的古代封土形制问题进行了精到的分析。整个讲座大致分四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主要是对两汉时期封土的形制进行分析概括。罗教授认为封土大致分坊形、覆斗形、圆丘形和山形四类,在汉代封土高低受等级制约且有法律规定。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南北朝时期墓葬形制的转变情况进行概括。罗教授以位于今天山西大同的北魏永固陵及万年堂为例,展示了其朝向、高低等具体信息,由此得出从北魏到北周、北齐时期,虽然墓葬的规模有所增大,但封土由高大转向低矮。在第三部分,罗教授以费慰梅对汉代“朱鲔石室”的研究引出封土下的房屋这一研究课题。通过对郑岩绘制的山东嘉祥东汉武氏祠左石室与封土组合的图样进行分析,罗教授向大家展示了封土下的屋宇这一鲜为人知的墓葬现象。最后,罗教授对宁夏固原北周田弘墓的实际发掘进行了动态模拟展示,使观众对田弘墓封土的堆砌情况有了直观的感受。
罗教授以自身考古的经验向与会观众展示了汉魏时期封土的形制等具体问题,使观众补充了不少有关封土的知识,讲座在观众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