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CTTI智库来源单位 |  陕西高校新型智库

主页 > 研究院动态 > 正文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举行开题报告会


详细内容:

2015年3月14日,由我校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萍教授作为首席专家承担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举行了开题报告会,报告会在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崇鋈楼三层敏行厅举行。出席会议的专家、领导有陕西省社科规划办主任何军、副主任安海胜,我校副校长萧正洪、校长助理党怀兴,社科处处长马瑞映。专家学者有来自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主任荣新江教授、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郑炳林教授、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满志敏教授、宁夏回族自治区考古研究所罗丰所长、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郭声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历史研究》副主编路育松编审、我校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周伟洲教授、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朱士光教授、历史文化学院院长何志龙教授。会议分上下两场,上半场会议由社科处处长马瑞映主持。

校长助理党怀兴代表学校致辞,对前来参加开题报告会的各位专家表示欢迎和感谢,对以张萍教授任首席专家的课题组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表示祝贺,对该重大项目的重要学术价值和重大现实意义给予充分肯定。党助理表示,希望通过这次开题进一步让各位专家能够给项目组提出更好、更多的意见与建议;也希望张萍教授的团队能够借助此次开题论证,吸收专家学者的意见,调整、优化课题组资源,把项目做得更好,多出成果,为国家“一路一带”建设做好服务。

何军主任发言,对我校多年来对陕西省社科研究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并祝贺张萍教授团队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她充分肯定了我校在陕西省人文社科研究的重要地位,特别指出2014年全省获批的六项重大招标项目中我校获批四项;并进一步感谢在2015年陕西师大国家社科项目申报过程中所做的努力。何军处长重点强调了国家社科基金对重大招标立项的成果要求、经费使用要求、完成时间要求等;最后,她衷心希望该项目早出成果、多出精品。

下半场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历史研究》副主编路育松编审主持。首席专家张萍教授介绍了项目的研究背景、内容与方法,以及项目的预期目标等,详细介绍了课题总体框架与结构、子课题的设计和人员分工。从全球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着手,分析了本系统的特点与特色,系统建成后的价值与意义,不仅强调了它的理论与学术意义,同时分析了它的现实应用价值。

在专家论证评议阶段,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认为该项目开发价值大,研究内容有意义,平台建设目标明确.经过与会专家的认真讨论和评议,一致同意通过该项目的开题报告,并期望课题组从“一路一带”出发,注重丝路研究的学术性。放眼西亚、中亚,解决多语言资料的搜集、解读问题。做到内容上突出重点,特色鲜明,将丝路国内段做扎实,国外段线条理清楚;把丝路国外段的地名落实到位。

对于“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各位专家学者不仅提出期望与战略性建议,也表示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对于实际操作而言,项目的参与人员也提出了不少想法。中国社科院历史所成一农博士指出,虽然国内外有不少机构在做历史地理信息系统,但成熟的、可供学术参考的系统并不多,而本项目希望不断完善技术细节,最终形成对外公布、可使用且具有开放性的平台,为丝路的学术研究提供支持。

最后,首席专家张萍教授对到会的专家学者表示感谢,并表示一定会吸取各方意见,进一步完善规划,将项目做成到尽善尽美。

 

 

















研究院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