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CTTI智库来源单位 |  陕西高校新型智库

主页 > 研究院动态 > 正文
我院成功举办“长安中国中古史沙龙”第九期活动
    7月8日,“长安中国中古史沙龙”第九期活动在我校雁塔校区如期举行。本次沙龙受陕西师范大学青年学术沙龙专项基金的支持,我院聂顺新博士为此次沙龙的召集人。本次沙龙共邀请到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省社科院、西安碑林博物馆等单位的约20位青年学者参加,另有10余位研究生旁听。本次沙龙共有4位成员发表新作,8位学者分别应邀进行了评议。
上半场:
    权家玉副教授(我校历史文化学院)首先发表了《家族名士群的形成:魏晋南朝的士风与家族观念》的精彩论文,裴成国副教授(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和刘庆副教授(我校历史文化学院)对该文进行了十分到位的评议。
市来弘志副教授(我校外国语学院)随后发表了《十六国至北周时期作为农牧交界地带的陇西地区和关中平原》一文,苏小华副教授(我校历史文化学院)和尹波涛博士(我校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分别进行了精彩的评议。
下半场:
    聂顺新博士(我校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发表了《唐玄宗设立开元官寺的两道诏令及其执行》一文,李军教授(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和葛洲子博士(我校历史文化学院)分别作了精彩评议。陕西省社科院古籍所王珂、杨志飞两位博士也对该文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
    王庆卫副研究员(西安碑林博物馆)发表了题为《墓志所见晚唐的雕板印刷》的精彩论文,李宗俊教授(我校历史文化学院)和刘缙副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对该文的评议十分精彩。
    本次沙龙发表精彩,评议到位,自由讨论环节更是气氛热烈,不仅达到了沙龙“互提意见,促进修改”的初衷,而且实现了相互切磋,共同进步的目的,取得了圆满成功。沙龙第十期活动将于9月由我校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承办。
“长安中国中古史沙龙”系由西安地区高校、科研院所和考古文博单位的青年学者于2015年7月5日共同发起成立,沙龙提倡以质疑和批评为主的良好学风,旨在通过不同学科和研究领域(政治史、民族史、历史地理、考古学、艺术史、宗教史、文献学等)青年学者的互动交流,最终实现沙龙成员的共同进步。


研究院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