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CTTI智库来源单位 |  陕西高校新型智库

主页 > 研究院动态 > 正文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西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社区功能提升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顺利通过验收

5月12-14日,我校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周宏伟教授主持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西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社区功能提升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13BAJ10B08)的验收工作会议在西安举行。验收工作由科技部组织、主持。验收专家小组由来自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建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湖南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等单位的11位专家学者构成。上午,验收专家小组一行前往作为课题示范地的陕西省三原县柏社村对示范工程项目进行了现场考察;下午,验收会议在雁塔校区崇鋈楼三层敏行厅召开。参加会议的人员除验收小组专家外,还有科技部相关部门领导、我校杨祖培副校长等有关领导、课题组主要成员以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山阳县丰阳建筑公司、三原县市政工程公司、陕西天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课题参与单位代表。

课题验收会议上,课题主持人周宏伟教授首先向专家组详细汇报了课题总的研究情况、任务完成情况和取得的成果。接着,来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山阳县和三原县等相关单位的子课题负责人也分别对各自承担课题任务的完成情况做了简单汇报。专家组专家听取汇报后,仔细审阅了相关材料,并结合上午查看的三原县柏社村示范工程情况对课题执行情况进行评议。专家组认为,该课题验收材料完整、详实、规范,符合验收要求;执行课题过程中,课题组调研分析了西北地区大部分历史文化村镇、传统村落的生产生活现状与问题,研究总结了陕南地区传统营造技术特点,提出了漫川关古镇更新的“壮规制、控形势、聚室庐、培风气”四原则,提出了净水构筑物的提升革新、排水管网有毒有害气体控制、粪尿分离式节水型生态厕所等技术与装置,探索总结了黄土高原传统窑院的建筑技艺,研发出可透光夯土墙、夯土墙采光通风窗、半透光金属瓦装饰单元、干旱地区雨水收集生态景观水池、适合于地坑院的渗水花池等新技术、新装置,提出了“西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社区发展规划编制导则”、“漫川关古镇保护与整治适宜性技术导引”,研究开发出“西北历史文化村镇信息管理系统”平台。课题组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编制了示范地山阳县漫川关古镇、示范地三原县柏社村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发展规划;在漫川关古镇完成了10大维修、改造、改善、更新等工程项目,在柏社村完成了5大功能改善与提升项目。由此,专家组认为课题组圆满完成了立项批复的任务内容,且研究成果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和推广应用价值,一致同意通过课题验收。

课题验收的顺利通过,标志着我校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利用研究方向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进展,为我校未来进行西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利用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产学研进一步结合的工作基础。

 

 



研究院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