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CTTI智库来源单位 |  陕西高校新型智库

主页 > 研究院动态 > 正文
西北研究院召开基地学术委员会工作会议

3月18日上午,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在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崇鋈楼敏行厅召开基地学术委员会2017年度第一次工作会议。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西安交通大学冯宗宪教授,基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侯甬坚教授,基地学术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吴松弟教授,基地学术委员、国务院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徐少华教授,基地主任和学术委员、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社教教授,基地学术委员会秘书薛滨瑞出席会议,会议由冯宗宪教授主持。
本次会议的任务主要是听取并审议基地主任关于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2016年度工作报告和2017年度工作计划。王社教教授首先向各位学术委员一年来对基地建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接着简要介绍了基地组织架构、科研队伍现状、学科支撑、研究生培养、学术期刊建设和学术组织建设等基本情况,详细汇报了2016年度完成的各项工作和取得的成绩,以及2017年度的工作计划,并就基地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会学术委员对基地2016年度完成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对基地2017年度的工作计划和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吴松弟认为,西北研究院的工作很好地发挥了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研究特色,紧紧地抓住了主攻方向;今后要在如何捏好两个不同方向的研究队伍、如何更好地面向世界、如何和本校其他院系实现学科对接、如何和国内其他高水平院校加强合作等方面多下功夫。徐少华认为,陕西师范大学的历史地理学在全国有很大优势,要充分利用这个优势争取学校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科研队伍建设要改进,要注意科研队伍的学科结构、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要加强人才的引进,要在“国”字号人才方面实现突破;要对各位科研人员用于完成基地任务的时间有硬性规定;要鼓励青年教师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特别是三大检索刊物上发表论文;要多争取国家和教育部重大招标项目。侯甬坚认为,西北研究院2016年度的工作状况振奋人心,今后应做到“精准领导”,要以史念海先生为榜样解决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矛盾,每个科研人员都要有不同阶段的目标。冯宗宪认为,要考虑到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在教育部基地建设类型中的特殊性,要考虑今后的考核标准,现实研究、对策研究要进一步加强,所有的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都要实现学科跨界和交叉;西北研究院应在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大背景下,着重围绕西安市“大西安”建设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切实发挥历史地理学的优势,与现实社会经济相结合,为社会建设建言献策,按照基地发展规划将基地建设成为国家特色智库。
最后,王社教再次对各位委员的与会和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表达感谢,表示研究院领导班子和全体科研人员一定会根据各位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创新基地运作模式,既要秉持基地科学研究的学术性,也要紧扣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充分利用新形势与新平台,努力提升基地在智库建设领域的影响力。

 

 


 



研究院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