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根据《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陕教位【2013】12号)和《关于做好2016年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的通知》(陕教位办【2016】1号)要求,经过申报推荐、通讯评议、专家评审、结果公示等程序,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学位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布2016年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的通知》(陕教【2017】19号),批准104篇学位论文为2016年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我校共有七篇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其中,我院张萍教授指导的历史地理专业陈海龙博士的学位论文《清朝—哈萨克汗国贸易研究(1757-1822)》获准为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评选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是贯彻落实《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加强陕西省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提高陕西省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通过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推动各学位授予单位在研究生培养中大力倡导科学严谨的学风和勇攀高峰的精神,鼓励研究生刻苦学习,勇于创新。同时,促进各研究生培养单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学科建设,完善质量保障和监督机制,全面提高陕西省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建设高等教育强省做出新的贡献。
《清朝—哈萨克汗国贸易研究(1757-1822)》简介
[1]将历史地理学中的空间观念引入到对清朝—哈萨克汗国的双边贸易中去,分析贸易地点在空间格局上的特点。
[2]以清朝和哈萨克汗国贸易关系为个案,对朝贡和贸易关系进行了新的分析,中亚民族政权向清朝朝贡是获取贸易权利的前提的观点,似乎并不成立。
[3]根据历史地理学“港口—腹地”研究,对进入贸易中的货物来源进行了详细分析,揭示哪些地区因何原因而成为清朝—哈萨克汗国贸易的商品来源地。
[4]从财政角度分析了清朝—哈萨克汗国贸易对新疆社会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哈萨克汗国,贸易格局,伊犁,塔尔巴哈台,马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