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CTTI智库来源单位 |  陕西高校新型智库

主页 > 研究院动态 > 正文
北京师范大学陈其泰教授做客我院“智仁论坛”及“河山论坛”

9月21日下午3点,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其泰先生应邀做客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智仁论坛”及“河山论坛”,作了题为“多维历史视野与立体式著史——司马迁的史地观”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在我校雁塔校区崇鋈楼一楼学思堂举行,由我院朱士光教授担任主持,全场共近百位师生聆听了此次报告。
讲座开始之前,朱士光教授对陈其泰教授作了热情的介绍,他指出陈教授治学严谨、学识渊博,在多个研究领域的学术探索和学术创新上成果颇丰。两位老先生之间有着长达50多年的交往,其深厚的情谊无疑不让在场师生为之动容。
古来学人读史书,最不能避开的就是司马迁的《史记》。陈其泰教授的讲座从史学史和史学理论的角度深度剖析了《史记》的内涵。《史记》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史学由奠基到成熟的飞跃。先秦史学如《春秋》、《左传》多是编年史,是以“时间维度”观察历史,而《史记》撰写的“五体”结构则是从多维视角出发,包括时间维度、人物活动维度、典章制度维度和社会情状维度这三种,构成了宏阔的视野。司马迁多维度、多视角、多方位的观察和叙述历史,其编纂《史记》的思想对后世写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引发了当代史家“立体式著史”的实践。
在报告中,陈其泰教授还提出了许多发人省思的小议题,如《史记》十二本纪中为何秦朝得以独占两篇?司马迁所谓“通古今之变”是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的?《史记》十表序言的主要史学观念是什么?凡此种种,若要仔细推敲皆成文章。最后,陈教授对我院我未来发展给与了美好的期望,他希望我们能够创建历史地理学科的陕西师范大学学派!这是陈老师对我们史地后辈的鞭策,也更是我们莘莘学子需要为之努力和奋斗的方向。

 

 

 

 

 



研究院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