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至23日,潘威副研究员,王向辉编辑与李鹏博士后参加了由上海交大人文学院历史系主办的历史地图与历史地理 工作坊,此次会议共有来自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郑州大学,广东社科院,上海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等九家单位的十五名学者参加。此次大会首先由上海交大人文学院历史系主任曹树基教授致辞,之后,主办方委托任玉雪教授介绍了由其团队完成的 中国历史地图信息系统,这一系统是历史地理学内部在信息化建设中取得的重要成就,该系统的建立不仅能支持在线地图浏览和下载,未来还将发展用户上载个人数据的功能。
在个人报告环节,潘威分别做了《基于ACF的近代河网结构研究》和《1935年新疆三十万分之一地图与地表水数字化》的报告,以个案形式介绍了西北研究院GIS实验室的“数字历史河流”的研究。李鹏博士后的报告《从民族国家建构看清末民国中国历史地图编绘》 ,则通过梳理近代的历史地图绘制特点,论证当时历史地图绘制所体现出的民族国家意识。
在最后的自由讨论环节,与会代表围绕近代地图研究与利用,历史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时空数据分析方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此次工作坊体现出了当前学界内历史地理信息化发展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各个单位基本都在将历史地理信息化技术与自身研究特色相结合,这种各显神通的格局令人感到此方向有着良好前景。但同时,当前历史地理信息化发展也存在着资料数据难以共享,各个单位缺乏协同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