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7日、10日、14日、17日、21日及28日晚7时至9时,西北研究院在我校雁塔校区崇鋈楼闻道堂举办了 “丝绸之路考古与文化系列报告”。本活动经由西北研究院史念海历史地理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西安历史地理学会秘书长肖爱玲博士积极协调、组织,紧密围绕丝绸之路沿线文化研究,拓展我院师生学术研究视野、丰富研究生课堂教学而展开。每场报告听众除本院师生之外,还吸引了本校其他院系、本地其他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师生以及个人兴趣爱好者。
此次系列报告共6场,主讲人均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长期在相关研究领域有突出贡献的资深考古人,他们是孙周勇、王炜林、田亚岐、王占奎、王小蒙和张建林教授(按照报告顺序)。围绕考古学领域的学科前沿、热点研究问题,6位报告人分别以“黄土高原上的早期中国:陕西神木石峁遗址考古新发现”、“彩陶与中国文明的兴起—以关中庙底沟文化发展为例”、“秦汉时期畤文化遗存的结构特征、蓄势强秦——秦都雍城考古发现”、“由畯簋说西周列王时代”、“深海来函——黑石号出水陶瓷及其所反映的唐代瓷器生产格局”、“中亚考古调查”为题,内容涉及都邑、聚落、礼制建筑、器物、宗教文化及相应的文物遗迹、遗址等,研究时限上承仰韶、龙山文化,下讫周、秦、汉、唐等古代文明,研究区域从黄河流域文明到中西文明传播中转的南亚、中亚地区。6位报告人不同的演讲风格、不同的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活跃了本院学术研究气氛,激发了更广泛的学习热情。
历史地理学与考古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西北研究院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学人之间的学术交往和交流更为直接和深入,这在史念海先生的诸多成果以及本院系列活动中都有所体现,考古院的石兴邦、袁仲一等先生与本院在许多具体的研究上都有交流与合作。该系列学术报告分别由本院王社教、刘景纯、李令福、卜风贤和侯甬坚教授主持,各位先生的精彩点评和全面、深入、系统的总结,加深和升华了听众对报告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从报告内容中引发出的历史地理学研究课题则更具启发性。详细内容参见各报告的新闻报道。
“丝绸之路考古与文化系列报告”活动伴随着张建林研究员报告的结束而圆满完成,然正如王社教教授所言,两院新的交流与合作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