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3日下午3点,台湾中研院台湾史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谢国兴先生应邀来我院访问,并在我校雁塔校区崇鋈楼闻道堂做学术报告,题为《福州船政学堂绘制的台湾全图与台湾府城街道图》。此次讲座由我院侯甬坚教授主持,来自校内外各单位近60名师生参加。
在正式报告前,侯甬坚教授简要介绍了谢先生的学术简历和主要著作。随后,谢先生代表中研院台湾史研究所分别向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历史文化学院、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赠送大型图书——《皇舆搜览: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明清舆图》、《方舆搜览:大英图书馆所藏中文历史地图》两部。近年来,中研院台湾史研究所在谢先生的主持下,致力于海外中国古地图的调查与整理工作,上述两部图书别收录美国国会图书馆、大英图书馆所藏珍贵中文古地图,彩色印刷,装帧精美,实为中国古地图搜回、整理和出版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具有非常突出的研究和收藏价值。
赠书仪式结束后,谢先生开始讲座专题报告。在报告过程中,谢先生首先展示了传统写景绘法绘制的“横轴式”台湾全图(康熙《台湾道里图》等),指出:“尽管清康熙年间已经引入西方三角测量法,但直至同治朝所绘制的台湾全省舆图,仍是以海上角度描绘台湾的山水画地图为主流”。接下来,谢先生重点阐述了同治十三年(1874)沈葆桢以钦差大臣之职到台后,派遣福州船政局委员测绘台湾地图的历史背景和测绘过程。同时,谢先生通过展示福州船政局所测绘的《测绘台湾全图》、《测绘台湾府城及安平海口图》、《测绘台湾府城街道图》等地图,具体分析了上述测绘地图所反映的晚清台湾防务布设、开山抚蕃以及台湾现代化起步等历史过程。
通过此次报告,谢先生给我们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地图为时人对地理环境的一种图式描述,不同时代地图所展现出的地理风貌,为我们了解历史时期地理变迁的重要工具。同时,在谢先生的台湾古地图展示中,从最初的横轴式地图到后来详细的测绘地图,都能体现出“舆图也是一种史料”的学术理路。在现场提问请教的环节,多名听讲者就古地图研究、台湾史研究两方面内容提出了问题,谢先生都作了富有启发性的详尽解答,尤其是在研究思路方面的介绍。最后,侯甬坚教授代表与会人员再次感谢谢国兴先生馈赠图书的美意和讲座学术报告的辛劳,谢先生也表达了日后与陕西师范大学多事学术交流的希望,整场报告取得了圆满成功。
台湾中研院台湾史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谢国兴先生

侯甬坚教授为师生介绍谢国兴先生

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社教接过谢先生的赠礼

图书馆副馆长田向阳接过谢先生的赠礼

图书馆副馆长田向阳向谢先生回赠图书珍藏证

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郭艳丽接过谢先生的赠礼

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