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纯教授简介:
刘景纯,1965年生,陕西省礼泉县人,汉族,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同年考入该系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战国秦汉史专家何清谷教授,1991年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1999年考入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2002年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在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史念海历史地理学研究中心从事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教学科研成果:
< 一>、研究生教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生必修课程“历史人文地理”负责人。
< 二>、研究成果:先后独立主持国家及省级项目科研项目3项,参与国家及省级项目8项,出版有专著3部,合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主持项目:
1.明代九边史地研究,项目编号:11FZS025,国家社科基金。
2.600年来西北地区经济社会运行中的城镇发展与市场发育研究,项目编号:11JJD790034,教育部基地重大课题。
3.城镇景观与文化—清代黄土高原地区小城镇文化的地理学考察,项目号:04F004Z,陕西省社科规划课题。
专著:
1.《清代黄土高原地区城镇地理研究》,中华书局出版,2004年。
2.《城镇景观与文化--清代黄土高原地区城镇文化的地理学考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3.《明代九边史地研究》,中华书局,2014年。
合著:
1.《秦汉史论文集》(论文集),陕西出版集团三秦出版社,2009年。
代表论文:
1.沿革地理学向历史地理学的变革——史念海先生的主要思想与实践,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历史学》2015年11期全文转载,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地理》2016年2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网2016年2月22日全文转载。
2.明代九边女性的道德精神——以地方志“烈女”为主的考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3.明朝前期安置蒙古等部归附人的时空变化,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4.《明代驿站考》陕西驿站补正,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2年第2辑。
5.历史时期宁夏居住形式的演变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西夏研究,2012年第3期。
6.明代九边官豪的私业经营与政府控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2011年09期《明清史》第1篇全文转载。
7.《水经注》流域地理的发现与撰述,西夏研究,2011年第2期。
8.明代九边的军事策应与救援,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第105-111页。
9.明代陕西四镇分路防守体制的形成和演变,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125-132页。
10.简论秦对关中的经营和开发,唐都学刊,2010年第3期,第1—6页。《关中地区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11年6月。
11.明代前中期九边区域防御形态的演变,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0年第4期。
12.宣德至万历年间蒙古诸部侵扰九边的时间分布与地域变迁,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年第2期。
13.秦文化意象与秦文化精神,西安财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5-9页。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8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8年15期,总411期,报刊篇目栏收入“题目”。
14.清代黄土高原地区城镇书院的分布与选址,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1辑。
15.清代西安、兰州、太原书院的分布与选址,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第3辑。
16..从地志资料看清代黄土高原地区市镇及其相关的几个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4辑。
17.秦市场发展述论,唐都学刊,1994年,第3卷,第1-5页。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经济史》转载,1994年,5期,12月6日出版。
所获奖项:
-
-
专著《明代九边史地研究》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并获2015年度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
专著《清代黄土高原地区城镇地理研究》获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
-
师生故事:2016年4月13日,西北研究院举办2016年趣味运动会,在刘老师的代理下,我们以“毫不‘刘’情”为队名,积极参加运动会,并最终囊括了两人百米接力和三人四足两个运动项目的冠军,并拿到了你抛我接的第二名,获得团体总分第一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