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CTTI智库来源单位 |  陕西高校新型智库

主页 > 研究院动态 > 正文
日本法政大学文学部学者盐泽裕仁教授应邀来我院做学术讲座

2019327日上午,日本法政大学文学部教授盐泽裕仁先生应我院邀请,在教育博物馆西附楼N102会议室以“函谷关、潼关的历史和地理——通过卫星图片、考古方式的探查”为题做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侯甬坚教授主持评议,我校四十余名师生参与聆听和讨论。


报告中盐泽教授以卫星图片资料为中心,利用考古学方法,对包括潼关在内的四处函谷关关址:秦函谷关(河南灵宝)、汉函谷关(河南新安)、魏函谷关(河南灵宝)、桃林塞(陕西潼关)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认为潼关在曹魏以前被称为桃林塞,其关址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动。同时还以谋求对函谷关认识的更新和共享为着眼点,为在座师生展示了四处函谷关遗址的现状以及在实地考察中收集到的信息,并提出了一些问题,认为当今学人只有在准确把握自己研究对象的情况下,才能做出好的成果。


报告引起了在座师生的热烈讨论,李令福教授结合自己对该区域的研究心得,就潼关一地前后多个地名的位置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和盐泽裕仁教授进行了交流。史红帅副研究员基于自身的研究和专长提出了一些问题,认为由于技术尤其是建筑技术的历史延续性,后来的学者在对某一城市进行断代时可能会存在异议,盐泽教授对此进行了回应;张莉副研究员认为盐泽教授的研究打破了以往断代考古研究方法的壁垒,提出了大函谷关的概念,是不可多得的系统研究范本。侯甬坚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称赞盐泽教授学术研究的专注性和长期性,建议在座师生多加体会,积极加入对函谷关及潼关的学术研究中去,并期待相关成果的刊行。


研究院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