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CTTI智库来源单位 |  陕西高校新型智库

主页 > 研究院动态 > 正文
上海交通大学曹树基教授应邀来我院做系列学术讲座


201947日至10日,我院举办了“档案、问题与方法”工作坊,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曹树基教授莅临指导,期间曹树基教授做了系列专题学术报告。

201947日下午,在陕西师范大学文汇楼A段报告厅,曹树基教授做了题为“细节分析:当代中国史研究的方法论”的学术讲座,讲座由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王社教教授主持。本场讲座系“档案、问题与方法工作坊”的首场专题讲座。本次讲座以土地改革研究为例,曹树基教授分享了他多年来从事当代中国史研究的方法论——“细节分析”。通过研读土地改革的相关资料,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第12条规定为例,抓住相关细节,对其中包涵的几个重要概念:原耕农民、田面权、田面权价格、租入、抽动等进行详细分析,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第12条的一系列概念之间充满了张力——既包含中共对传统地权结构的认识,也包含中共对革命理想的追求。而这种从资料中发现“反常识”、“反逻辑”之处就是“细节分析”的重要方法。在讲座中,曹树基教授强调要将中央文件与地方档案结合起来阅读;更多地关注“过程文件”而非“结果文件”;更多地关注“调解文件”与“司法文件”。最后,曹树基教授指出,“细节分析”不是史料碎片,而是“史料之眼”。

48日下午,曹树基教授在文汇楼A段报告厅做了第二场题为“传统中国地权结构及其演变”的专题报告,该讲座由我校历史文化学院萧正洪教授主持。讲座围绕“典”与“田面权”这两个核心概念,以及相关的其他次一级概念,分别评述中国、日本和美国的社会经济史学者、法制史学者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讲座进一步提出了对于中国传统时代产权制度的整体性理解。曹树基教授认为,传统中国各地的土地交易方式可以在同一个理论框架内得到解释,而且可能还存在一个活跃的乡村土地资本市场。报告之后,在场师生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410日下午,曹树基教授在教育博物馆S201做了题为“中国人口数据库(1393-1953)”的讲座,讲座由我院教授、《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主编周宏伟主持。曹树基教授由人口数据的基本理论入手,分析以何炳棣为代表的前人学者在明代人口史研究上的成果与不足,提出“建立府级人口数据库”的研究目标,并提出使用均值推算和区域人口比例分析的方法进行在籍人口测算,根据户口比及性别比推算实际人口。讲座以洪武时期广平府的人口推测为例,讲解如何由区域人口比例和里甲制度推测与检验人口数据,进一步阐述人口数据的构建方法。在讲述了清代人口数据的推算之后,曹树基教授解释了如何实现明清政区调整后的人口数据的对接。讲座的最后,曹树基教授介绍了几点最新发现及其对历史人口地理的思考,引起了在场老师与同学们热烈地讨论。

  

     

    



 通过曹树基教授的系列讲座,我院教师和参与“档案、问题与方法”工作坊的各位同学均感受到了曹树基教授认真的治学态度与严谨的治学方法,这些都为我院的人才培养和科研交流提供了宝贵经验。


研究院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