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CTTI智库来源单位 |  陕西高校新型智库

主页 > 研究院动态 > 正文
我院举办2019年学术科技文化节之第十三期河山研究生学术论坛

124日,由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研工部)研究生会主办,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生会承办的2019年学术科技文化节之第十三期河山研究生论坛在我校教育博物馆西附楼S314成功举办。我院的周宏伟教授、肖爱玲副研究员、史红帅副研究员、崔健新副研究员、张莉副研究员、张青瑶助理研究员以及宋亮、贾丝婷等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论坛。

张健的报告题目是《史部地理类目源流考略》,在总结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了史部地理类目从先秦至清代的发展过程,总结了各阶段的发展特点,并探究了发展变化的原因。于晨磊的报告《弘农都尉与关都尉:试论西汉关隘的管理演变与都尉治关问题》从官职设立时间、关隘管理制度、演变原因及意义等方面探究了西汉关隘的管理演变与都尉治关问题。宋亮的报告《北宋太平兴国年间陕西诸路沿革探微》将研究主要集中在北宋太平兴国二年至六年的陕西诸路的行政区划变化,细致入微的对史料进行了分析并充分进行了论证。张艺航的报告《元代灞桥工程记述探析》从形制与工程技术、元、隋唐灞桥的对比角度分析了元代灞桥工程技术的先进性,对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进行了充分的利用。发言人报告完成后周宏伟教授、肖爱玲副研究员、史红帅副研究员进行了评论,对论文的写作的中英文摘要撰写、结构、资料使用、论述以及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指导。

鲁思敏的报告题目是《近 250 年新疆呼图壁河中下游河道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在古今文献记载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貌学考察,口述史访谈,采用地名学分析法,历史地理溯源法,并利用古地图上表现的古河道,结合遥感影像分析,对近 250 年来新疆呼图壁河中下游河道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研究,再结合目视解译和人工描图的方法利用 GIS 软件绘制河道,确定不同历史时期河道、渠道、聚落的空间位置。韩宾伟的报告《使用煤炭:清代新疆统治稳固的资源因素》利用文献资料对新疆地区煤炭使用的背景、过程和作用进行分析。扁阳阳的报告《乾隆五十八年西藏葬俗改革的新探索》对和琳生平、背景及其在西藏基本经历进行新的归纳介绍,并以最新公布相关档案文献为基础,着重分析西藏僧俗百姓对葬俗改革的真实态度,解释和琳等官员改革天葬的重要缘由,以冀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 1793 年这场昙花一现的改革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并提出藏地葬俗与生存环境关系的新认识。贾丝婷的报告《吐鲁番“洋车”的传入及其社会经济影响——基于民国档案的分析》利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的一批吐鲁番民国档案,以“洋车”为切入点,探究民国时期吐鲁番的轧花技术及其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以管窥解近代边疆地区社会经济变化之一斑。杨郭强的报告《20 世纪 30 年代太原城市实业地理研究——以《中国实业志·山西省》为中心》通过对 1930 年代太原城市实业门类的地理分布进行详细考察,来还原当时该城市的实业地理概况,从而探究其实业地域结构特点。发言人报告完成后崔建新副研究员、张莉副研究员、张青瑶助理研究员、史红帅副研究员进行了评论,对论文所引用的材料可靠性、结构、文章中地图的绘制方法、注释以及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指导。

报告结束后,经几位老师们的讨论和商议后决定,张艺航、贾丝婷两位同学获得一等奖,张健、鲁思敏、杨郭强三位同学获得二等奖,于晨磊、宋亮、韩宾伟、扁阳阳四位同学获得三等奖。并经几位老师评议,将推荐张艺航同学参加校“优秀报告人学术报告会”。



研究院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