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院卜风贤教授撰写的论文《灾害史研究的自然回归及其科学转向》被2020年第7期《新华文摘》全文转载。《灾害史研究的自然回归及其科学转向》一文原发表于《河北学刊》2019年第6期,文章发表以后,很快引起学界关注,2020年上半年相继被《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全文转载,也被《历史学文摘》转载,《社会科学报》也对本文做了摘要转发。
《灾害史研究的自然回归及其科学转向》一文通过重新检视灾害史研究的发展历程、学科基础、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等问题,从灾害史研究所体现的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灾害与社会相关联、历史与现实相对应的学科特点出发,提出了灾害史研究本质以自然属性为主的新观点,解释了灾害史研究中非人文化倾向的论断误区。文章共分为三部分展开:一是灾害史研究兴起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科学力量,重新认识和评价中国灾害史百年历程中自然科学工作者的灾害史研究成果;对长时间序列历史灾荒数据库的构建和历史灾荒文献的信息化处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二是灾害史研究与科学史的内在逻辑关系,认为促进灾害史研究人文化倾向与非人文化倾向并向而行且形成合力,共同促进灾害史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是未来应有之方向。三是从历史灾荒文献整理与数据库建设利用、历史灾害的计量分析、历代减灾技术史研究这三个方面讨论了灾害史研究的科学转向这一问题;并结合科技史视角提出当中国灾荒史的问题症结聚焦于科技因素时,就会在灾荒与科技之间构建起一条沟通彼此的桥梁通道,也会在中国灾害史的科学转向问题上找寻到更加坚实的立足点。
当灾害史研究领域“范式固化”、“非人化倾向”等命题一再被热议的时候,卜风贤教授《灾害史研究的自然回归及其科学转向》一文旨在厘清其中的矛盾与争论。《新华文摘》作为大型理论性、综合性、资料性文摘类权威期刊,全文转载卜风贤教授论文,既有助于提升灾害史研究的学术关注度,也对灾害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