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CTTI智库来源单位 |  陕西高校新型智库

主页 > 研究院动态 > 正文
我院成功举办“中国历史上的民众生产、生活与环境”青年学者学术沙龙

探讨民众生产、生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历史地理学、环境史等相关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20201017日,由我院青年教师程森博士召集的以“中国历史上的民众生产、生活与环境”为主题的学术沙龙成功举办。来自四川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太原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共11位学者参加了此次沙龙。

  上午有五位学者围绕会议主题进行报告,涉及古代文献中的水观念、自然灾害的量化统计、区域环境与地方社会流动、湖田柴草利用与土地开发五个选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潘明娟教授的报告题目是“《管子》水观念”,对《管子》中的水观念进行细致梳理和解读,深入探讨古代文献对水的分类、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等方面的认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杜龙江老师以“‘平原不平’——海河平原地貌环境与城镇布局”为题就2000多年时间尺度下的海河流域平原微地貌演化及其与城镇发展、布局等关系进行分析。西北大学科学史高等研究院胡鹏博士以“明清陕西自然灾害及其对农业荒歉的影响——基于方志文献的量化统计分析”为题,运用计量统计方法对明清陕西地方志有关自然灾害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深入阐释了自然灾害对农业荒歉的影响。与前面三位学者报告选题涉及的时空尺度不同,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田宓博士以乾隆年间蒙旗社会的四个诉讼案件为分析对象,从微观尺度阐释蒙旗社会特殊环境下的不同人群的流动及其对国家制度、政策的影响,其报告题目为“蒙旗社会的跨界流动与人际交往——以乾隆朝土默特四个诉讼案为中心的考察”。太原师范学院汾河流域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岳云霄博士以“人类生态学视野下宁夏的柴湖茅草(1368-1982)”为题,就宁夏平原湖泊柴草的种类、特点及其利用的时空过程进行阐释,从人类生态学角度勾勒了植物与人类社会经济的多维关系及其演变过程。

下午有六位学者围绕会议主题进行报告。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永帅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大自然的恩赐 云南的特产’?——全面抗战时期云南木棉推广研究”。报告人通过深入分析云南木棉推广的困境及其实际效果,就学界以往有关民国云南木棉推广的过高评价做出回应,进而指出农业作物推广过程中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作用及其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霍仁龙副研究员以“历史环境演变数据库建设与量化研究——以耕地为中心”为题,就自己多年来对小尺度流域耕地演变复原、量化及网格化数据库建设的方法、效果进行深入阐释。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王旭博士的报告题目是“宋代附郭田初探”,通过深入勾稽相关史料,对宋代附郭田的土地利用、景观特点进行分析,进而认为宋代士大夫具有“附郭田情怀”。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张青瑶博士系统论述了清代晋北地区土地所有权变动情况、土地租佃的期限和形态,及其所呈现的区域差异和形成机制,其报告题目为“制度与环境:清代晋北地区土地关系探析”。太原师范学院历史系李淮东博士的报告题目是“秦汉时期冶铁业的燃料利用——基于‘入山作炭’事件的再分析”,认为秦汉时期冶铁业生产中的主要燃料是木炭,木材、薪草为辅助燃料,煤炭只被极为有限的利用于手工业生产领域。沙龙召集人程森博士的报告题目是“打山与除害兽:陕甘宁边区的人与野生动物”,通过分析陕甘宁边区时期人与野生动物的两种关系,指出“人进兽退” 的影响评判要看当时人的需要与认识,今人只能报以理解与同情之态度。


本次沙龙的最后环节是自由讨论,与会学者从各自学科背景出发,就中国历史上民众生产、生活与环境的关系展开热烈讨论。我院部分研究生也就相关问题与学者们进行交流。青年学者沙龙是我院在学校支持下一直坚持的为不同学科背景学者搭建的学术交流平台,旨在促进青年学者学术成长、增进学术交流。与会学者认为此次沙龙主题明确,讨论热烈,推进了学术融合与交流,取得了圆满成功。


研究院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