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8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河南郑州召开,会议首次明确提出,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以下简称“黄河战略”),成为继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之后,又一具有空间属性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日前发布的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方兰在过去一年围绕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进行多次调研,并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提出相关建议。“黄河流域”在区域发展大格局中占据怎样的重要战略地位?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应该把握哪些战略要点?对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哪些新的要求?围绕相关问题,方兰教授接受了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的采访。
中国社会科学网:近年来,各区域发展战略相继推出。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期间,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确立“黄河战略”,对于黄河流域的区域发展具有怎样的重要性?
方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对于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其他三个国家战略区域而言,黄河流域无论是自然条件、地理位置、还是经济基础都是相对薄弱的,且流域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突出,属于这四个国家战略中的短板区域,黄河流域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强国梦的实现。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承担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任,然而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特别严重,再加上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影响,近年来部分干流水生态环境恶化,流域生态保护迫在眉睫。这不但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内在要求,更是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黄河流域是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重点区域。粮食安全始终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随着我国南方和东部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的种植区域不断北移,2018年,黄河流域的9个省区粮食产量为23268.87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35.37%,其中,四川、内蒙古、河南、山东是国家粮食主产省(区),粮食产量为19015.40万吨,占黄河流域粮食总产量的81.72%,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8.90%。因此,黄河流域的粮食生产,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此次新冠疫情冲击,国际粮食供应链面临严峻挑战,也再次为我们敲响了粮食安全的警钟,黄河流域的重要性再次凸显。
中国社会科学网:“黄河战略”将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作为黄河流域发展的统筹目标。请您谈一谈,兼顾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对黄河流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方兰:黄河流域最突出的特点是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严重制约流域内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但同时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流域和能源流域,长期以来以农业生产、能源开发为主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与流域资源环境特点和承载能力不相适应,流域内经济发展滞后、局部环境污染、潜在风险突出这三大问题长期重叠交织,现在和未来发展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压力都很大,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日益紧张,必须注意将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同时考虑作为统筹目标,否则流域的持续发展难以为继。
由于黄河东西跨度数千公里,沿黄各省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也各有不同,必须因地制宜、统筹发展。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沿黄河各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总书记提到的发展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也正是体现了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统筹目标。
中国社会科学网:“黄河战略”涉及复杂性的工程,需要科学的研究,亟许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供智力支撑。在您看来,需要哪些学科的参与,这一战略的推动向学界提出了哪些迫切的现实和理论课题?您本人已经或计划开展哪些相关课题的研究?
方兰: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要求多学科的研究人员共同参与贡献智慧。需要农学、生态学、经济学、地理学、地质学、水文地质等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这一战略向学界提出了诸多问题,如:
(1)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统筹理论研究
(2)黄河流域水利工程的合理开发利用研究,实现有限的水资源在流域内的持续利用;
(3)黄河水资源管理模式、机制创新研究,用创新机制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优势,如水权市场的深入推行、水权转换在沿黄省区的扩展等;
(4)流域内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保障机制;
(5)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6)民族地区发展研究;
(7)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研究。
目前我的团队在中国农业水资源管理方面已经做了十多年的研究。在西北地区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灌溉活动中的农户以及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西北能源富集区的现代农业发展,黄土高原乡村振兴等方面我们都产出了较为丰富的成果。
我本人多年来一直关注黄河流域水权市场建设、流域内农业发展以及粮食安全的话题,近期已经展开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发表了若干文章,资政报告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张清俐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http://www.cssn.cn/gd/gd_rwxb/gd_mzgz_1683/202006/t20200608_513998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