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9-20日,由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唐蕃辽夏元西北历史与交通”高峰论坛在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成功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四川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暨南大学、西北大学、上海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湖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高校的40余位专家学者、研究生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

此次论坛,与会学者围绕唐蕃辽宋夏元诸政权在西北地区的相关历史和交通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学术交流效果显著。
会上,河北经贸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默书民教授首先做了题为“元代西北交通路线调整与政治中心变革”的主题发言。默书民教授认为,成吉思汗时期的军事征伐路线基本奠定了以漠北为中心的驿路交通网络,元朝建立后全国和区域政治中心的迁移对西北部分区域交通路线的调整产生了影响。
主题发言结束后,与会专家学者分成两组进行报告交流。
第一组分组报告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乌云高娃教授、上海大学舒健副教授主持。南开大学刘晓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乌云高娃教授、陕西师范大学韩中义教授、暨南大学屈文军副教授、沈阳师范大学魏曙光副教授、上海大学舒健副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李志远博士等7位学者分别做了以“金末信安抗蒙武装与元代信安系’水军”“从〈蒙古袭来绘词〉看元朝征日本军士民族成分”“合赞汗时期的桃里寺(大不里士)”“元朝路制的形成”“〈元史·太祖纪〉校读札记”“客从何处来:指空和他的时代”“北元晃忽儿槐地面考”为题的报告。

第二组分组报告会由陕西师范大学胡耀飞副教授和四川师范大学董春林教授主持,8位学者进行了报告,分别是西北民族大学周松教授“〈明实录〉沙州屯田事辨误”、湖北师范大学尚平副教授“宋徽宗对西夏河南地之经略”、四川师范大学董春林教授“政局变迁视域下唐代契苾家族之兴衰”、四川大学黄博副教授“唐宋时期古格王朝与河西、西域的交通与交流”、西北大学郑旭东讲师“西夏户籍系统再审视”、陕西师范大学陈玮副教授“长安、河北间转徙:〈米氏墓志〉所见安史之乱后易定镇粟特人研究”、陕西师范大学胡耀飞副教授“唐末五代沙陀史料之〈唐太祖纪年录〉辑考”、陕西师范大学石坚军副教授“唐广武梁、西蕃把拶渡与宋京玉关地望新考”。

通过此次“唐蕃辽夏元西北历史与交通”高峰论坛,与会学者就唐至元时期西北地区的历史民族、军事政治、驿路交通、沿革考证等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在发掘新史料的同时也对传统史料提出新的解读与认识,推动了对历史时期西北地区历史和交通问题的相关研究,具有较大的价值与意义。
中国社科网报道:http://www.cssn.cn/zx/bwyc/202103/t20210323_532094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