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CTTI智库来源单位 |  陕西高校新型智库

主页 > 研究院动态 > 正文
黄河研究中心召开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陕西师范大学黄河研究中心于10月25日上午10:30—1200在教育博物馆西附楼N102会议室召开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议主要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讲话,同时结合个人的研究工作就108号发布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好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进行交流。本次会议由西北研究院副院长方兰教授主持,丁晓辉副研究员、穆兰副研究员、宋文飞博士、豆建春博士、陈绍俭博士以及毛慧博士参加了此次座谈会。


黄河研究中心成员参与座谈会

方兰教授表示黄河流域相对于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其他三个国家战略区域而言,无论是自然条件、地理位置、还是经济基础都是相对薄弱的。黄河流域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强国梦的实现。黄河流域内经济发展滞后、局部环境污染、潜在风险突出这三大问题长期重叠交织,现在和未来发展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压力都很大,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日益紧张,必须注意将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同时考虑作为统筹目标,否则流域的持续发展难以为继。

丁晓辉博士通过学习《纲要》内容,对中心的未来发展和个人的研究工作发表了几点想法,提出要继续发挥中心多学科交叉的力量,对西北地区的城乡融合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县域经济等中心长期关注的领域持续研究,助力西北地区高质量发展和地方治理水平的提升。

穆兰副研究员表示通过学习《纲要》内容,自己领悟到作为一名在陕西师范大学黄河研究中心工作的科研人员,需要将以后的科研重点更倾向于黄河流域的生态大保护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期为黄河流域的发展做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宋文飞博士结合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分析了黄河流域的能源地位、粮食地位、生态地位和文化地位,指出未来黄河流域能源方向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强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空间协同、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初始碳排放权配置和能源发展法律法规健全的重要性。

豆建春博士表示通读《纲要》,可以明显看出生态保护是黄河流域未来发展中的核心目标,高质量发展是黄河流域实现生态保护的必然要求和唯一出路,认识到缓解黄河流域面临的生态、资源的刚性约束要重视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追求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重视收入分配和环境改善,重点解决民生问题。

陈绍俭博士表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将节水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当地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范围,坚决抵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坚决遏制“造湖大跃进”,同时针对农业生产中用水粗放等问题,严格农业用水总量控制,扩大低耗水、高耐旱作物种植比例。

毛慧博士表示黄河流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点区域,以占全国18.63%的水资源量,产出35.31%的粮食产量。然而,黄河流域却是大江大河流域中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未来将围绕总结和探索该区域农户水土保持技术实践经验,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最后,方兰教授对各位老师的发言进行总结,表示团队成员在水资源、能源、农业等方面做了很好的研究,也为后续黄河流域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研究院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