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CTTI智库来源单位 |  陕西高校新型智库

主页 > 研究院动态 > 正文
分会场报告II|守正与创新——纪念史念海先生诞辰110周年暨2022年中国历史地理学术研讨会


2022年731日上午,由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和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守正与创新——纪念史念海先生诞辰110周年暨2022年中国历史地理学术研讨会”分会场报告以线上方式顺利进行,涉及历史政区/政治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历史经济地理、历史文化地理、历史城市地理、历史交通地理、历史地理学理论、地图研究、环境史、地理名物考证研究、民族与边疆历史地理、史念海先生与中国历史地理学等12个研究专题,共计1681场报告,各小组报告同时在线上有序开展。

历史政区/政治地理专题

Ⅲ组

  本组报告由陕西师范大学艾冲教授主持,安庆师范大学沈志富副研究馆员、陕西师范大胡耀飞副研究员评议,共有4位学者进行学术汇报,百余名师生线上参会。胡耀飞副研究员以唐宋之际的岳州为个案,梳理了唐末五代岳州行政区划的沿革变迁及影响。沈志富副研究馆员着眼于南宋末年淮西山地政区治所迁徙问题,以安庆府为个案展开研究,认为南宋末年淮西山地治所迁移带有某种规律性,可概括为山寨化与濒江化两种类型。宁波大学来亚文博士以宋至清代苏州城基层行政区划为研究对象,采取回溯研究法,对该时段苏州城基层行政区划进行了复原研究。艾冲教授针对金朝北部边疆民族治理机构——乌古迪烈招讨使司建制的演变展开研究,认为乌古迪烈招讨使司的演变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改其通名,再更其专名,并三迁其治城。

评议及讨论阶段,沈志富老师、胡耀飞老师分别就政治地理的研究范式、两宋之际淮河流域寨堡设置、府城基层区划研究、辽金时期招讨使司的体制变迁等问题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交流,部分参会师生就相关问题进行提问,汇报人一一回应。会末,主持人艾冲老师对本组学术汇报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总结。整场汇报形式活泼,互动交流十分深入,与会师生受益匪浅。

Ⅳ组

  本组汇报由上海大学郭红教授主持,复旦大学王大学副研究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晏波副教授评议,共有位6学者进行学术汇报,参会人数达80余人。郭红教授由《中国历史地图集》与《广西历史地图集》对广西土巡检司的县级政区定位这一问题入手,梳理了清代及民国时期地理文献对广西土巡检司政区的记载,研究探讨了土巡检司的类型、政区意义、政区层级认识演变等问题。中国科学院赵逸才博士以清代县级政区治所作为研究对象,对1683年至1911年间全国新设的432个县级政区进行分类研究,总结了清代的设治理念、治所迁移规律及其对当代行政区划调整的启发意义。大阪经济大学阎立教授基于中日史学界对近代东三省的研究现状,另辟蹊径,对清末东三省改制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梳理研究。晏波副教授以化平川直隶厅为例,对晚清回族移民与地方政区设置进行研究,探讨了化平川设厅过程中地域条件、学额钱粮、行政体制与管理制度等问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李诚博士以道光十二年新安县的行政区划调整为例,将新安县并入安州这一区划调整置于地方社会变迁、政治背景变化等方面进行考察,探讨水环境对白洋淀湖泊群周边行政区划的影响。王大学副研究员对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行政区划实践进行研究,认为苏维埃政区的命名及变化与地理环境和频繁战争密切相关,明显的战时体制是苏维埃政区的一个重要特点,类似于传统的府级政区的地区级政区在革命斗争中一直存在。

 评议及讨论环节,晏波老师、王大学老师分别就政区形成要素、清末新政的行政官员改制、自然社会环境与行政区划调整等问题展开评议,会场讨论深刻,气氛活跃。

历史自然地理专题

Ⅲ组

  本组报告由复旦大学费杰教授主持,北京林业大学朗洁副教授和陕西师范大学侯甬坚教授、周宏伟教授、李屹凯博士等学者共同评议,共有4位学者进行汇报,参会人数近70人。李屹凯博士利用遥感影像、古旧地图、地名志、水利志等多源资料,刻画了明清以来洞庭湖平原围湖造田的空间过程,并以此重建了明清以来该区域湿地流失的过程。费杰教授重新审视了李希霍芬黄土研究的背景,并根据现有文献回顾了他的贡献和局限性。朗洁副教授通过对近代学术语境下森林生态功能认知的反思,论述了伴随着19世纪中期以来东亚社会的“近代化”,中国和日本对森林生态功能概念的认知、形成和发展过程。山西财经大学李美娇博士利用历史数据,采用多种量化分析方法,对新疆地区耕地数据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估,指出不同全球与区域性数据集结果差异的主要原因,以及各类数据集的局限性。

  评议及讨论环节,朗洁老师对报告中的数据来源、分析、衔接和对比给予高度肯定。李屹凯老师认为将区域问题与全球宏大问题相连结非常有意义。侯甬坚老师建议加强人文因素的讨论,加强多源史料的利用。周宏伟老师建议更细致地考虑洪水对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得出更可靠的结论。会上讨论深入,交流充分,气氛活跃。

历史经济地理专题

Ⅰ组

  本组报告由复旦大学杨煜达教授主持,山西大学周亚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史红帅教授评议,共6位学者进行汇报,参会人数近60人。清华大学武海平副研究员通过建立数值模型,设计了从粮食生产、供给、消费出发的粮食安全评价体系,分析明末粮食安全空间分布模式,讨论明末粮食安全水平。复旦大学杨煜达教授利用民族地方文献、地矿勘察报告等文献,采用物料平衡反演产量等方法,研究明代西南地区的白银产量,分析其对全国区域间经济联系和东南市镇兴起的积极作用,以及对明代中国市场经济的影响。山西大学刘伟国副教授通过对润城庙宇碑刻中反映的资金收支情况的分析,探究该村落公共资金的多样化筹集和使用情况。陕西师范大学史红帅教授利用清代秦商杨纯福个人手稿这一特殊史料,分析杨氏家族兴衰、商贸活动和家族困境,该报告是对个人史、家族史、区域史、社会史的综合考察。首都师范大学张萍教授分时段考察西北数省的农产品品种改良、农业推广机构、农田水利事业等情况,探讨近代西北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层次与格局。山西大学周亚教授从山西票号通信渠道由民到官的转变入手,分析其转变原因、革新速度和转变利弊。

  评议及讨论环节,周亚老师、史红帅老师从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价值与数据推算、明代白银冶炼技术与产量评估、明清村落公共资金的管理、重大历史事件对商人贸易的影响、现代化概念等方面进行精彩点评,会场氛围活跃,讨论深刻。

Ⅱ组

  本组报告由广西师范大学刘祥学教授主持,武汉大学刁莉教授、山西大学张力博士评议,共5位学者进行汇报,参会人数近40人。张力老师通过研究清代前期山陕地区荒地数字的形成问题,分析其性质与特征,以及垦荒政策、报垦数字与除豁荒地数字的对应关系。武汉大学罗鑫磊硕士生(指导老师刁莉教授)选取1889年至1911年为研究时段,通过对武汉贸易数据的解读,分析铁路兴建前后地区经贸格局的变化。刘祥学教授从清代以来珠江中上游山地的开发入手,关注国内外市场需求下经济作物和林木的种植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太原师范学院李淮东副教授(武俊杰博士代报告)以榆次为个案,考察山西铁路对沿线城镇经济结构和城镇空间的影响,认为铁路促进榆次工业的兴起,引起榆次商业的转型,引发榆次南北城共同发展经济格局的形成。暨南大学郭世强博士分时段介绍民国西安金融业的历史进程和空间分布,讨论传统与新式金融机构在西安金融近代化历程中的作用,并分析金融业格局演变的影响因素。

  评议及讨论环节,刁莉老师、张力老师就交通工具的空间格局、交通工具的对比、近代铁路的负面影响、金融业的地域特点等进行点评和交流。报告充实,点评精准,互动热烈融洽。

历史文化地理专题

Ⅲ组

  本组会议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孙冬虎研究员主持,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武强研究员评议,共有5位学者进行报告,参会人数达60余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袁方博士以北宋中期西北疆域观念的形成与话语建构为中心,对宋夏争夺灵州过程中疆域观念所起作用、面对党项政权宋人所持西北疆域观点等问题做了讨论。南京师范大学潘晟教授(学生王俊姣代为报告)以宋代常州地区进士科为例,探讨了区域内的均质与非均质问题。山西师范大学王大宾副教授根据区域互动与地方不认同构建区域关系模式,对清代晋东南豫西北关系形成了再认识。河南大学武强研究员基于社会文化视野,将黑岗口视为系统性黄河河工的一环,对其进行了个案性和细节性的探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孙冬虎研究员分析了京杭运河沿线地名的命名背景、语词含义及其所指地域的演变,以此追寻大运河沿线地名文化遗产的形成轨迹。

  评议及讨论环节,评议人武强老师分别就中心与边缘、区域尺度的考虑、与周边区域的对比等问题进行了精彩的评议与探讨,与会者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历史城市地理专题

Ⅱ组

  本组报告由北京大学王长松研究员主持,复旦大学徐建平教授和四川外国语大学王毅教授评议,共有5位学者进行报告,50余名师生热情参会。北京大学王长松研究员和金元凯硕士生利用历史地图和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47座主要城市1900-1978年间人口、土地规模增长的时空格局,探讨了城市增长的驱动因素和类型。复旦大学徐建平教授介绍了1947年出版的《湖南省各县市重要城镇地籍一览图》的编绘情况,并利用这一资料对湖南城市占地规模与城市等级的关系、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规模及空间差异进行了研究。齐齐哈尔大学刘晨曦副教授考察了洮昂铁路开通前后沿线城镇经济的发展情况,探讨了洮昂铁路对昂昂溪和齐齐哈尔城市地位的影响。西南大学张亮博士考察了地方志和档案、报刊、游记等资料中近代四川城市井泉水质文本书写的差异,分析了其中所蕴含的水质认知方式的转变。四川外国语大学王毅教授介绍了云贵地区三线企业建设概况,分析了云贵地区三线企业布局及特征,探讨了三线建设对云贵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评议及讨论阶段,评议人徐建平教授、王毅教授、王长松研究员分别就人口和土地数据的统计口径、稀缺文献资料的发掘对解决研究难点的作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文本书写的时代背景等问题进行了精彩点评与交流,会场气氛活跃,讨论深刻。

历史交通地理专题

Ⅲ组

  本组报告由内蒙古民族大学张宪功副教授主持,西南民族大学覃影副教授、西北大学胡鹏博士评议,共有4位学者进行汇报,40余人热情参会。九江学院郑星博士对明代江西驿站设置情况做了细致考述。胡鹏博士利用政书、方志、商书及近代地图等资料,实现了对清代西北地区县级交通网的复原。内蒙古民族大学张宪功副教授以大量古今交通实例论述了山西地形的封闭性、通达性以及道路交通的流域性特征。覃影老师利用国内外相关专题档案,对劳费尔第三次亚洲考察中的目的地、四川藏区行进路线等问题做了补证。

  评议及讨论阶段,评议人覃影老师、胡鹏老师分别就文献的优先性、资料的运用、分析的手段和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与交流,学术氛围浓厚,与会师生获益良多。

历史地理学理论专题

  本组报告由浙江大学范今朝副教授主持,复旦大学丁雁南副研究员与中山大学(珠海)李大海副教授评议,共有5位学者进行汇报,参会人数达80余人。浙江大学范今朝副教授细致梳理了1985年之前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要负责人任职情况,为厘清学会发展历程做出努力。复旦大学丁雁南副教授阐释了地图学与历史地理学的关系。中山大学李大海副教授对中国本土文献中“历史地理”概念内涵进行了揭示和分析。陕西师范大学周厚琴副教授讨论了苏联历史地理学者雅尊斯基对中国历史地理学科发展的影响。上海理工大学宋羽博士探讨了“经世致用”思想与古都学研究相关问题。

  评议及讨论环节,范今朝老师、丁雁南老师和李大海老师分别就历史地理学学术溯源、学科发展、中西方学术交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陕西师范大学侯甬坚教授和复旦大学张伟然教授热情参会并深入交流,现场气氛热烈,讨论深刻,与会人员收获颇丰。

地图研究专题

Ⅰ组

  本组报告由四川大学李勇先教授主持,新疆大学吴轶群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牟振宇副研究员担任评议,共有5位学者进行汇报,参会人数达90余人。吴轶群教授和研究生滑铎通过考察《西域水道记》稿本、刻本舆图所绘地理要素,对舆图编绘的政治内涵、文化意蕴进行了细致剖析。安徽大学陆发春教授以同治、咸丰、光绪三朝的安徽省舆图为依据,梳理清末安徽舆图的演化趋向,并讨论了安徽省域认同的发展、变化与转型的历史过程。牟振宇副研究员就近代上海租界地籍图册的精度问题展开了探讨,探究并总结了相关地籍图册的特点与功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孙景超博士运用方志、档案等文献,证实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云南舆地图说》就是《伯麟图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伯麟图说》的版本及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李勇先教授介绍了新发现的清末手绘孤本《四川全省府厅州县调查户口划分区域图》的编绘背景、编绘方法、编纂体例等,并揭示了该套地图重要的史料价值。

  评议及讨论环节,吴轶群老师、牟振宇老师分别就地图绘制内容的解读、地图版本的梳理、地图的史料价值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点评与交流,与会师生均表示受益匪浅。

Ⅱ组

  本组报告由云南大学潘威副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孙靖国副研究员、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李鹏博士担任评议,共有5位学者进行报告,参会人数达80余人。玉林师范学院高茂兵教授以法藏《广西柳庆浔三府驻防巡船河图》为依据,复原了清代浔州府河道巡防体系。李鹏博士通过考察川江航运专家蒲蓝田在航运技术、制度、知识等方面的贡献,探讨了川江航运现代转型中的技术移植路径。潘威副研究员以民国《宁夏省境黄河沿岸沟渠水道地形图》为例,探讨了如何在近代水利图研究中更好地使用“数字人文”技术来提取、处理与分析数据。孙靖国副研究员以《中国史稿地图集》为切入点,探究了清末民国以来现代中国历史地图集性质由“读史地图”向“历史地图”转变的历史过程。复旦大学柴宝惠博士探讨了英国所绘《华东》系列地图的绘制内容、绘制背景及其在城市化研究中的史料价值。

 评议及讨论环节,孙靖国老师、李鹏老师分别就古旧地图的使用方法、古旧地图反映的近代转型内容、“数字人文”技术在传统地图中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点评与交流,会场讨论深刻,气氛活跃。

环境史专题

Ⅲ组

  本组报告由上海交通大学李玉尚教授主持,陕西师范大学李化成教授、程森副教授共同担任本组的评议人,共5位学者进行汇报,参会人数达80余人。陕西师范大学李化成教授在对麦克尼尔理论的修正与补充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全球瘟疫史分为三个阶段,认为人类也在防疫斗争中不断实践,逐渐形成较为系统的防疫医学。上海交通大学李玉尚教授通过梳理民国时期的文献调查与实地调研记录,探寻民国时期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主要病种,揭示了民国时期传染病对人口死亡所造成的重要影响以及解放后传染病对人口死亡影响程度的减弱。陕西师范大学程森副教授通过梳理19351949年间陕甘宁边区医药卫生相关的文献,认为边区政府曾采取的一系列改善城乡环境卫生状况的措施,既保障了边区人民的生命健康,又宣传了科学的卫生知识,但具体措施的推广过程并不顺利。重庆工商大学刘静副教授提出,新中国成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人与自然关系的主流价值取向使湟鱼资源锐减,但湟鱼的捕捞不仅是指标生产的产物,也是自然灾害时期的生存方式,认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知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人类认知的转变是重塑青海湖生态系统的关键。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梁志平教授指出最晚到1971年,国内地学界刘东生、农药学界杨石先等先生已经在阅读和推介蕾切尔·卡逊的《Silent Spring》,为1979年《寂静的春天》中译本的出版奠定了坚实基础,极大推动了现代环境保护意识在中国的建立。

 评议及讨论环节,李化成教授、程森副教授分别从传染病的防治手段、实证与理论结合的深入认识、环境卫生的防治问题、论文写作体会等具体问题提出了自身看法并热情交流,会场气氛活跃,讨论深刻,与会师生获益良多。

地理名物考证研究专题

Ⅲ组

  本组报告由郑州大学李昊林博士主持,并与西安大学冯晓多博士共同评议,共4位学者进行汇报,线上40余人热情参会。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李培生博士围绕“大理五城”的内涵及具体名目进行新释,并结合时空因素及大理国末期的设治格局、蒙古人的观念等因素,认为“五城”是大理国末期设置于畿甸地区的行政建置,代指大理国畿甸地区。郑州大学李昊林博士认为《金史·地理志》州府政区名目和等第各项均是基于不同年代的史料拼凑而成,《金史·地理志》的州府政区信息分析结果能够推动《金史》的史源研究,也有助于对《大金国志》重要性的重新评价。暨南大学吴宏岐教授与研究生黄碧蓝同学通过分析明清地方志和地图等相关资料,细致考辩并确定了明初番禺县河泊所署位置,指出清代番禺县河泊所署的多次迁移,与广州城下疍民聚居区的变迁以及河泊所职掌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西安工业大学冯晓多博士考辩雪山位置与名称,在梳理明“迭烈孙”基础上,认为“雪山”当为今甘肃靖远县石门乡——双龙镇——兴隆乡——永新乡南侧山系。

  评议及讨论环节,冯晓多老师、李昊林老师分别从选题、行文、论证逻辑与史料运用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点评与交流,与会师生均表示受益匪浅。

民族与边疆历史地理专题

Ⅱ组

  本组会议由复旦大学杨伟兵教授主持,陕西师范大学张莉教授、云南大学周妮副教授评议,共有6位学者进行报告,参会人数达60余名。云南大学周妮副教授认为,两湖地区非汉族群发展过程中的地理变化,反映了历代中央王朝与地方对两湖非汉族群认知与治理深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刘洁副研究员以古藏文文献为基础,结合当前考古成果和实地田野考察,剖析藏东南林芝(古名工布)历史地理的人文特点与内涵。浙江师范大学魏超博士通过观察近些年边疆研究的理论渊源和路径范式,提出“长城过渡带”和“民族走廊”两种学术传统源自不同学术理念和学术关怀的研究范式,构成了当今学界重新认识和思考边疆问题的重要方向。陕西师范大学张莉教授发现,纵观清代吐鲁番扎萨克郡王权力空间的变化,在清政府的主导下,生态环境、政治局势和社会经济关系共同影响了区域权力空间格局的形成。伊犁师范大学唐智佳副教授聚焦清朝在统一回疆过程中对和阗的两次户口清查,着重讨论户口清查过程、结果及数据本身的含义。复旦大学杨伟兵教授结合对西南地区长期实地考察的经验与认识,从微观的疆域政区考订和复原入手,重建明清云南西北部一带的区域政治空间的历史结构,并就相关土司历史研究问题作了讨论。

  评议及讨论环节,张莉老师、周妮老师分别就界限与界限认知的名实及其区别、文明交错带的理论支撑、人口数据的真伪及其背后意义、林芝与西藏其他区域的人文特点内涵的区别和联系、权力空间变化个案研究及其意义、实地调查方法的运用等问题进行了精彩点评与交流,现场讨论深入,与会师生收获颇丰。

Ⅲ组

  本组报告由四川大学董嘉瑜博士主持,云南大学马琦教授、贵州大学白玉军博士评议,共有5位学者进行报告,参会人数近50名。云南大学马琦教授以云南为例,通过考察协滇兵饷和协滇铜本银的发展过程和具体运作,论述清代协济与边疆治理的关系,探讨协济在维护边疆安全、促进边疆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白玉军博士综合利用田野调查资料、档案和历史文献等,依据多源数据资料特性,重建1700-2000年文山河流域具有明确时空分辨率的人口序列。董嘉瑜博士从民族关系和地域社会经济演进的视角进行研究,发现清代对小凉山治理最终失效的根源在于始终无法处理好军政控驭与地域社会发展的多重矛盾与民族关系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李花子研究员考证发现,内藤湖南发现的满文长白山图考的制作年代为康熙51-56年,是在西方传教士测绘稿的基础上,由穆克登复查中朝边界的地图,是制作《皇舆全览图》的草图。廊坊师范学院穆俊博士研究了清代以来以黄河为界的归化城土默特旗与准格尔旗的旗界纠纷问题,提出其实质是对黄河水资源与生存空间的争夺。

  评议及讨论环节,马琦老师、白玉军老师分别就边疆治理与制度运作、改土归流与国家治理、档案资料的运用等问题进行了精彩点评与交流,会场气氛活跃,与会者受益良多。

史念海先生与中国历史地理学

  本组报告由陕西师范大学王双怀教授主持,陕西师范大学刘景纯教授与介永强教授评议,共有7位学者进行汇报,参会人数达70余人。郑州大学陈隆文教授回顾了史先生在中国大运河研究领域所做出的贡献,认为《中国的运河》是领先于时代的学术探索,值得我们继续学习。中国科学院何凡能研究员以LUCC研究领域为核心,概述了史先生在历史土地垦殖过程与森林、草地分布变化等研究中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并利用“三定”(定时、定量、定位)手段复原和延续了史先生的工作。陕西师范大学介永强教授,从八个方面论述了史先生在唐代历史地理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赞扬了先生在学术研究中坚持“为世所用”的高尚品格。陕西师范大学刘景纯教授从史先生的旧方志科学研究和新方志学理论问题研究这两个方面出发,深刻总结和回顾了先生在方志学研究领域上的成就。陕西师范大学王双怀教授从历史地理学理论体系、研究领域以及研究队伍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史念海先生在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史上的学术地位。华中科技大学夏增民教授以史先生的西安历史地理学研究为中心,探讨了先生在促进城市历史地理学学科发展上所做出的突出贡献。陕西师范大学肖爱玲副研究员从实际出发,回顾和总结了史念海先生开创和开拓的中国古都学研究的重要历程,突出了先生的学术贡献,向史先生在学术研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和始终坚持“经世致用”的原则表达了深切的敬意。

  评议人刘景纯教授首先向现场的七位报告人致谢,并建议大家向何凡能教授学习,多多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延续史先生的研究理路,做出更多、更好的学术成果。介永强教授指出,七场报告分别就史先生在不同领域内的学术贡献进行了总结,意义重大,但目前来看还远远不够,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学人参与。

  以上为731日上午各专题分会场报告情况。

总 结

  2022年7月30日下午至7月31日上午,“守正与创新——纪念史念海先生诞辰110周年暨2022年中国历史地理学术研讨会”分会场报告在线上顺利圆满举行,共计13个专题、32个小组、156场报告,国内外两百余名专家学者热情参会。报告会上,与会专家准备充分、认真汇报,主持及评议人热情、全面点评,参会学者深入交流、讨论充分。各会场学术氛围浓厚,气氛活跃,常有顿悟,时有切磋,令人耳目一新,获益良多。本次大会分会场报告的精彩呈现,充分体现了“守正与创新”的大会主旨,以实际行动向史念海先生等老一辈历史地理学者致敬。



研究院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