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CTTI智库来源单位 |  陕西高校新型智库

主页 > 研究院动态 > 正文
“秦岭山地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启示学术研讨会”圆满闭幕

  10月21日下午17点20分,秦岭山地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启示学术研讨会闭幕式正式开始。5个分会场的代表对各分会场内容进行总结评议,对近年来秦岭研究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涵盖了秦岭山地开发与环境效应研究、秦岭山地聚落与社会研究、秦岭山地文化研究、秦岭山地综合研究以及秦岭山地周边及相关区域研究等方面。

闭幕式现场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周亚教授代表第一分会场进行总结汇报。周亚教授指出第一分会场论文研究的时段从东汉一直到新中国建设初期,话题丰富多元,一些年轻同学展现出了较为出色的研究能力。最后周教授祝愿各位专家学者一切顺利,并表达了感谢。

周亚教授总结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潘明娟教授代表第二分会场进行总结汇报。潘教授指出本组15篇论文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有新的理论支撑,表现出了扎实的基本功,年轻学者的加入也为学界注入了新生力量。

潘明娟教授总结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马保春教授代表第三分会场进行总结汇报,马保春教授将提交的15篇论文按内容分为秦岭山地地物的名实考证、秦岭的文化意象、秦岭山地文化遗产的历史地理分析三个主题,分别进行了评述。

马保春教授总结


天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苏海洋教授代表第四分会场进行总结汇报,指出本组的14篇论文较好体现出了考古学与史地结合的新趋势,展现了研究思路角度的多样化。

苏海洋教授总结


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副院长张永帅教授代表第五分会场进行总结汇报。张教授用“丰富”一词概括本组的论文,并将之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研究空间范围广;二是时间跨度大 ;三是内容多样。在丰富性的基础之上,论文的质量不断提高,学科之间相互碰撞。张教授认为此次会议非常重要,呼吁以后要多开展有关秦岭山地人地关系的研究。

张永帅教授总结


最后,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王社教教授作大会闭幕致辞。王教授指出本次会议展示了新的风貌,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建立了秦岭研究更高的学术平台;本次会议汇聚了老、中、青、少四代学人,而且从事秦岭研究的年轻学者越来越多,可见秦岭研究事业后继有人;本次会议提交的八十余篇论文选题新颖,各有特点,突破了传统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不断创新,会议中新结论、新观点、新建议的提出,进一步推动了秦岭研究的前进。他强调,本次会议的闭幕不是终点,而是秦岭研究新的起点,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将与西安市社会科学院通力合作,打造好、运用好秦岭文化研究院这个平台,产出更多更好的秦岭研究成果,为秦岭地区的赓续发展助力赋能。

王社教院长致辞


研究院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