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7日,由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主办,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生会承办的第十七届研究生河山学术论坛在我校长安校区成功举办。
时值我校80周年校庆,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为继承史念海先生“求真求实,为世所用”的治学精神,提高广大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与科研创新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本次论坛依托西北研究院学科特色,在全国高校广泛征稿。先后收到来自我校及北京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宁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江苏师范大学、辽宁理工学院等高校的研究生投稿,经我院专家评议遴选,最终有16名优秀研究生受邀来校进行交流报告。
上午9时,西北研究院第十七届研究生河山学术论坛于长安校区西附楼N102会议室开幕。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委副书记、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马维斌,西北研究院教授程森、副研究员高升荣、副研究员穆兰及参会同学出席本次开幕式。本次开幕式由西北研究院硕士研究生郭豪蓉主持。

开幕式上,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委副书记、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马维斌致辞。他首先向入选本次论坛的同学们表示祝贺,并对参会嘉宾和会务人员表示感谢。马维斌表示,希望通过学术交流来提高同学们的学术水平和综合能力,引导研究生坚定学术信仰,成为有追求、有能力、有修养的科研者。并预祝第十七届研究生河山学术论坛圆满举办。

开幕式结束后,全体参会人员进行合影。

本次研究生河山学术论坛共有16篇优秀稿件入围,为保证论坛交流质量,共分为3个分会场。
历史地理学分会场(一)由程森教授评议。陈凯杰、石鹏、张筱群、王笑寒、石天顺、李欣、黄云等7位同学依次进行汇报。程森教授指出在写作过程中要把观点结论明确表达出来,强调论文写作的问题意识,对论文的格式规范、框架结构、文章的结构安排、文章的衔接、论文材料、史料来源、文章价值进行点评。

历史地理学分会场(二)由张莉教授与高升荣副研究员评议。韩光宸、薛逊、杨芃、任秦、曹鑫钰、张艺航等六位同学依次进行汇报。张莉、高升荣老师引导本组部分同学进行了组内互评,随后从史料运用、文章结构、学术规范以及文章内部逻辑等几个方面进行点评,并针对每位同学的文章提出个性化修改意见,鼓励学生积极培养学术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经济学分会场由穆兰副研究员评议,周伟同学进行汇报。穆兰老师从行文逻辑、研究方向、内容的创新性进行评述,并针对参评文章的规范性、模型理论等方面提出建议,并鼓励同学们进行跨学科的交流。其他入选经济学分会场几位同学临时因其他情况未能参加会议。
论坛结束后,在博物馆西附楼N102会议室举行论坛闭幕式,并为获奖同学颁奖。至此,研究院第十七届河山研究生学术论坛圆满结束。

本次学术交流会上,参会者们积极提问、交流和讨论。点评教师在会场上给予了同学们宝贵的指导和建议。这种互动交流的氛围极大激发了我院研究生的学术激情,有利于形成敢于创新、追求卓越的学术科研氛围。研究院将继续为研究生们提供更多展示和交流的机会,进一步推动学术的繁荣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