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CTTI智库来源单位 |  陕西高校新型智库

主页 > 研究院动态 > 正文
《品读中国:风物与人文》新书分享会成功举行

2024426日晚7点,2023年度中国好书《品读中国:风物与人文》的新书分享会于长安校区文汇楼A111报告厅成功举行。本次分享会邀请本书作者侯甬坚教授、王社教教授、艾冲教授、李令福教授为主讲嘉宾,陕西师范大学30余位师生参与交流。

分享会由科学出版社历史组责任主编李春伶主持。李春伶对《品读中国》一书进行介绍,尤其着重说明该书的成书背景和预期读者。《品读中国:风物与人文》作为一部科普性书籍,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邀请著名文史学者、地理学家联手打造,生动呈现了中华民族在锦绣大地上创造辉煌文明的过程。

本次分享会邀请四位主讲嘉宾,四位嘉宾分别从黄河、秦岭、长城、都城的角度分别进行解读。

侯甬坚教授针对黄河部分指出,本书的时空层次丰富,拉长时段对黄河流域和黄河文明进行研究,是一大亮点。书中对于黄河和民族精神气质的关联,这一部分的阐述表达是重点,也是难点。书中重点关注近代到现代这一时段,将黄河流域受到的苦难作为切入点,重点关注诗歌载体,体现黄河流域的民族精神。

王社教教授针对秦岭部分指出,差异是历史地理学关注的重点之一,但不能只讲差异。书中一方面对秦岭南北的地理差异、不同时期的历史差异进行论述,另一方面将秦淮线的形成过程和秦岭本身作为重点,进行科普介绍。

艾冲教授针对长城部分指出,作为科普读物,最重要的是要准确、直观地将相关知识传达给读者,这要求作者以严谨的学术研究作为基础。艾冲教授对长城的作用、长城的修筑技术和长城的文化价值进行介绍,他指出,长城研究需要深入稳步推进,目前长城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加重社会大众对长城的误解,作为长城研究者应该积极研究,认真科普,向大众提供正确的知识体系。

李令福教授针对都城部分指出,以都城为主题讨论地理上的中国,主要体现在古都的选址变迁、城市布局和都城相关理念这三个方面。中国古代都城的选址有着“天下之中”的内涵,其变迁则代表着中国政治中心的转移的变迁。都城的迁移和自然地理要素、社会经济情况息息相关。

解读环节以后进入精彩的现场提问环节,师生们对自己感兴趣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精彩的对谈分享结束后,整场活动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落下了帷幕。本次分享会推动了我院师生关于历史地理学研究和科普工作的相关思考,扩展了学术视野,为进一步的学术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


研究院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