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晚7时30分,我院在长安校区教育博物馆西附楼S301成功举办“念海大讲堂”第三十五讲。本次讲座特邀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历史及文化学系韩琦教授担任主讲嘉宾,以“科学在行动:康熙时代西学在宫廷的传播”为主题,为师生带来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讲座由我院卜风贤教授主持,史红帅教授、程森教授、李鹏老师等教师代表及40余名研究生参加活动。

韩琦教授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现任香港理工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科学史、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等,在学界享有盛誉。讲座伊始,韩教授首先介绍了欧洲主要科学机构的发展概况,包括法国皇家科学院、英国伦敦皇家学会等,为听众构建了中西科学交流的历史背景。随后,韩教授以康熙皇帝的科学活动为主线,详细阐述了西学在清代宫廷的传播历程。他特别指出,康熙帝对天文、制图等科学的浓厚兴趣在历代帝王中实属罕见。通过设立蒙养斋算学馆,康熙为西学传播提供了重要平台。韩教授将这一机构与法国皇家科学院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中西科学发展的异同。

韩琦教授以“国王数学家”来华为切入点,通过洪若、白晋等历史人物的人生历程来反映宏观的历史,并对他们的来华目的及线路进行分析。韩琦教授引用大量珍贵史料,提出多种创新观点,并在学界产生广泛影响。如洪若等人带来三十箱觐见礼物,其中天文经书六箱,西洋地图五张。除此之外,韩教授还特别提到,康熙热衷于仪器和测绘。他不仅对路易十四之子梅恩公爵(Louis-Auguste de Bourbon, Ducdu Maine, 1670-1736)所赠送的半圆仪的准确性称赞有加,曾亲自要求传教士进行讲解并演练。还任用其科学水平最高的儿子皇三子胤祉多次从事测量工作。康熙年间,清廷还设立蒙养斋算学馆,组织大规模测绘活动,最终成功绘制出我国首幅采用近代测量技术完成的全国地图——《皇舆全览图》。最后,韩教授对整场报告进行总结,从小人物、大历史的角度来看中西方科学技术的交流互动,并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在互动环节,卜风贤教授、李鹏老师与在场研究生踊跃提问,韩教授一一给予细致解答。整场讲座史料翔实、视角新颖,既有宏观的历史脉络梳理,又有生动的细节呈现,赢得师生一致好评。最后,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本次讲座不仅加深了我院师生对中西科技交流史的理解,也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院将继续举办高质量学术活动,为师生搭建更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