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CTTI智库来源单位 |  陕西高校新型智库

主页 > 研究院动态 > 正文
我院成功举办“长安中国中古史沙龙”第31期历史地理专场

6月29日下午,“长安中国中古史沙龙”第31期历史地理专场在我院成功举办。本次沙龙由我院聂顺新副研究员召集并主持。共有来自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及我校的8位青年学者应邀出席,另有多名研究生到场旁听。

本期沙龙共有3位学者发表新作,另有6位专家学者受邀进行专题评议。王蕾副教授(西北大学区域国别学院)首先发表论文《两汉时期萧关的职能与陇山军事交通考》。文章依次探讨了萧关作为汉关在汉高祖至景帝时期的“边关”职能、汉武帝以后向“内关”职能的转变,并梳理了萧关道等陇山地区军事交通路线的变迁。秦汉史专家崔建华副教授(我校历史文化学院)和刘庆副教授(我校历史文化学院)分别对该文作出了专业而精准的学术点评。

随后,殷盼盼博士(我校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发表论文《泾水流域地方酋豪与后秦建国史、政权结构考论》。文章从泾水流域安定郡等地的地方酋豪入手,尝试解答了姚秦与苻秦政权何以在泾水流域长期对峙等问题,进而对后秦建国历程与政权结构进行了考察。著有《后秦史》一书的尹波涛副研究员(我校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及西北史地专家王蕾副教授先后对该论文进行了全面而充分的学术评议。

  最后,我院聂顺新副研究员发表了《唐代西州都督府等第新探》一文。文章从两《唐书·地理志》所载西州都督府等第与吐鲁番文书中西州的实际职官设置之间的矛盾出发,结合唐代州府制度、传世文献和最新考古发现,以及葛洲子副教授(我校历史文化学院)关于《旧唐书·地理志》断限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唐代西州都督府的等第提出了全新看法。吐鲁番学专家董永强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和隋唐史新锐顾成瑞副教授(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先后对该文给予了细致而深入的学术评析。

本期沙龙发表精彩、评议精到,充分达到了“相互砥砺、共同提高”的目标,取得了圆满成功。

“长安中国中古史沙龙”系由我院、我校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的青年教师,联合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及丝绸之路研究院、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考古文博单位的青年学者,于20157月共同发起成立的一个跨学科的中国中古史学术交流平台。沙龙成员的学科背景涵盖中国史、考古学、民族学、文学等多个学科。沙龙以“相互砥砺、共同提高”为宗旨,每期交流讨论沙龙成员新作34篇,评议以批评和质疑为基调,淡化发表环节,突出评议和自由讨论。自成立至今,已成功举办31期,在中古史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有效地促进了西安地区中古史不同领域同人的深度交流和共同进步。

  作为“长安中国中国史沙龙”的联合发起人之一,聂顺新副研究员坚持每年召集组织一期活动(疫情期间除外),至今已成功召集9期(分别是第259132025283031期),有益地促进了西安地区中国中古史各领域青年学者的交流与成长,推动了西安地区中古史研究水准的整体提升。





研究院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