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级硕士研究生、各有关教师、各研究中心主任:根据《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中期考核筛选办法》和《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生培养方案实施细则》的要求,我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进入中期考核筛选和论文开题阶段。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各相关人员提前做好准备。
一、2014级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筛选工作安排
(一)考核筛选的目的
对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少数思想品德好、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科研能力强,具有培养前途的硕士研究生,可提前攻读博士学位;学习成绩合格并有一定科研能力的硕士生,进入硕士论文阶段;学习成绩较差,或明显表现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学位者,终止学习。
(二)考核筛选的时间
2016年4月15日之前进行,具体时间各中心自行安排。
(三)考核筛选的组织领导
研究院成立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全院的考核筛选工作,组长由主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担任,成员包括各研究中心主任、有关学科负责人和院研究生秘书。
各研究中心组成考核筛选小组,具体负责各中心的考核筛选工作。考核筛选小组成员包括:各中心主任(任组长)、有关学科负责人、研究生导师、任课教师。
被考核研究生在各中心规定时间内填写《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表》交各考核筛选小组,由各考核筛选小组逐个审定。
(四)考核筛选内容和标准
1.政治思想品德考核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品德端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刻苦努力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体现当代研究生的精神风貌。遵守国家法律和校纪校规,按时上课及参加各种集体活动。
各考核小组依据以上标准对硕士生写出评语并评定等级,分优良、合格、不合格。学习期间,凡受过记过处分、留校察看且又无明显悔改表现者,属政治思想不合格。
2.学科阅读文献课程考核
由导师或导师组负责,考核形式为抽查研究生撰写的读书笔记或读书报告,每位硕士生必须撰写30种文献的读书笔记或读书报告,中期考核时抽查10篇,抽查文献书目由导师确定,导师根据抽查情况评定成绩,分“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考核资料原件(研究生的读书笔记或读书报告)由导师保存,中期考核时提交中期考核小组备查。考核“不合格”者,中期考核不能通过,不能进入毕业论文写作阶段。
3.课程学习考核
按每门课程结束时考试成绩为准,不再另行考核。必修课(按各专业培养计划执行)平均成绩在85分以上,其中有两门低于80分,高于75分者为优秀;必修课成绩平均在75分以上,其中一门成绩低于75分但高于60分者为良好;必修课成绩平均在70分以上,有两门以上(含两门)成绩低于70分,高于60分者为合格。必修课有一门成绩低于60分者为不合格。
4.业务水平考核
包括学术品格、科研水平、论文计划的实施、野外考察或调查、学术交流等情况的考核。考核方式由各研究生导师指导小组灵活掌握,主要从业务方面对研究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查和评价,特别要考核学生对于本学科及相关领域基础理论的掌握、前沿进展及学术史的了解程度,以及学术研究和工作能力等。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考核小组同时须对已完成研究工作的学术规范行为进行审查。凡未通过考核者不能开题。
5.考核小组根据以上几方面的考核意见提出筛选结论:对于政治思想优良、学习成绩和科研能力优秀者,可建议提前攻读博士学位;政治思想、学习成绩和科研能力合格者,可进入硕士论文阶段;政治思想、学科文献阅读、学习成绩、科研能力、科研学术规范中任有一项不符合上述规定者,中期考核不予通过。若是课程学习不合格,允许重修,重修后仍不合格者,则终止学习。对于自愿终止学习并已学完全部硕士研究生课程且成绩合格者,可发给研究生结业证书。
二、2014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工作安排
1.2014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在研究生通过中期考核筛选后进行,亦可与中期考核同时进行,具体安排由各研究中心掌握,但时间不能晚于4月15日。
2.参加中期考核的硕士生必须按照《开题报告模板》撰写开题报告,命名方式为“学号+姓名+开题报告”;同时需填写《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筛选表》,命名方式为“学号+姓名+中期考核筛选表”。硕士生需在考核前向各中心考核小组提交《开题报告》和《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筛选表》的纸质版文件,并在中期考核结束后,把《开题报告》和《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筛选表》的电子版发送至院办邮箱xbhjbq@snnu.edu.cn。
3.各中心成立考核小组,根据考核参考标准对每位研究生提出考核筛选结论,于4月15日前将考核结果和相关材料(包括《开题报告》和《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筛选表》)整理好后报研究院办公室,由院办统一报研究生院培养管理科审核、存档。
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2016年3月31日
中期考核表
开题报告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