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CTTI智库来源单位 |  陕西高校新型智库

主页 > 讲座报告 > 正文
立国于中:中国古代国家都城的区位选择
基本信息

报告人:王星光 教授

主持人:萧正洪 教授

时间:2016年11月24日19:00-21:00

地点:崇鋈楼二层闻道堂

报告语言:汉语

主办单位: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报告人简介
<br />
王星光教授现任郑州大学学部委员、历史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史重点学科负责人、科技史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特聘教授,兼任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科技史学会副理事长等职。曾赴美国、日本、 韩国、希腊等地访学交流。 主要从事科学技术史、中国古代史方面的研究。
报告主要内容
古都是一个独立王朝或政权的政治中心所在的都城。在今河南境内存在着“中原群都”现象。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中央权利和王位世袭制的夏王朝就立都河南。商王朝在中原建都约500年。中国古都学会确定的中国“八大古都”中,郑州、安阳、洛阳、开封都在河南。
  “中原群都”现象的产生与中原所处的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河南处在黄河中游与下游相交接的地区,为黄土高原向黄淮海平原过渡的地貌过渡带,也是气候温带与亚热带相交的的中纬度地区,地貌过渡带是最有益于人类繁衍和文明孕育进化的地区。这都为早期国家在中原地区的创建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而夏商周(成周)立国在中原,奠定了中原以后逾千年古都的坚实根基。国都作为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为了有效地实行统治,方便政令下达和政情上达,就需要立国都于版图之中或“天下之中”。洛阳、开封等长期作为“大古都”正与“天地之中”的立国理念密切相关。中原广袤辽阔的平原也为建造都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讲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