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CTTI智库来源单位 |  陕西高校新型智库

主页 > 讲座报告 > 正文
国家认同的考古学解读
基本信息

报告人:刘庆柱 教授

主持人:王社教 教授

时间:2017年4月17日(星期一) 14:30

地点: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崇鋈楼学思堂

报告语言:汉语

主办单位: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报告人简介
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等。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德国考古研究院外籍院士。《考古学报》主编、《考古学集刊》主编、《中国考古学》(英文版)主编。主要专著:《西汉十一陵》《汉杜陵陵园遗址》《汉长安城未央宫》《古代都城与帝陵考古学研究》《汉长安城桂宫》《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古都问道》等。
报告主要内容
都城是我国古代的政治统治中心、军事指挥中心、经济管理中心、文化礼仪活动中心,是国家的“缩影”。我国历代王朝的统治者不只来自内地族群,还来自“诸夏”与“四夷”的族群,他们都把都城建设作为重大国家工程。从考古情况来看,我国历史上的都城选址与规划理念反映了“择中建都”的思想,集中体现了历代王朝的国家认同。
讲座报告